返回

我的妹妹武则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我来了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古代,战败的军队,死亡的士兵,大部分不是死在正面战斗中,而是溃逃时候损失的。

    而在现在,心理战和宣传战有时候比炸弹更有效。

    于是,武则天放出了一个真真假假的帖子,上面列举了吴元的弹跳力、战斗力等本领,联系当年仙人们的杀人手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大唐帝国长安城中,没有一处是安全的。

    谣言继续传播,一个营变成了一个团,一个团变成了一个师。

    大唐帝国,拥有着五百万军队,坦克飞机无数,核子潜艇游荡在深海之中,战术导弹二十四小时待命,一个师的常规力量,和上面的力量比起来,根本不足一提。

    但这是整个帝国的力量,而不是某个人的。

    作为官员,日常办公的时候,那个人身边的保镖会过一百个?五十个,或者是十个?

    不可能,绝不可能,就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也不会这样的森严。

    国家防卫力量,是一个严密的网络,一层层的从外至内,最后达到保护官员政要的作用。外层的防备一层层的过滤着对方的进攻,从大量人员的渗透和重武器的运输,并不要求完全的杜绝,但对方的人手或设备过一定数目就会被过滤现。等敌方人员最终接近到最核心的时候,就会现,能动用的人手不过数人,而且往往会被渗透、破坏。

    这才是保卫力量的真谛,而不是让高官平日里住在防空洞中,出门在外乘着坦克车。几百人的护卫跟随。

    民选的政府政客需要和老百姓接触。最核心的防卫力量。并不需要最强大,只需要能抗衡住几个人的攻击就行了。

    “不要和国家作对,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这句话说的没有错,无数人或者组织证明了这一切,无论他们生前多么显赫,多么强大,但终究在国家这个庞然大物面前败下了阵来。

    那些人之所以失败,因为没有看清楚国家的本质。以为凭着自己的实力,会让国家忌惮或者妥协,甚至一两次成功之后,以为国家会因为损失惨重而放弃。

    可是……对于大唐帝国这样的帝国来说,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国家会怕什么损失惨重?两次世界大战打下去血海尸山,国家经济损失无数,那些领导人也不皱一下眉头,因为死的不是他们!

    只有核武器出现之后,让领导人们现动了战争,自己也要完蛋之时。大规模的战争才停止下来。

    但是现在,吴元不一样。他并不是挑战整个国家,而是针对性的刺杀!

    政客是没有节操的动物,而整个政客阶层更加的没有节操。只要你能够用暴力将他们清洗一到两遍,剩下的比狗还要乖。

    大家这时候,骇然的现,有个人,就像是一个恐龙,肆无忌惮的横行在大唐帝国,而不受约束。

    最让人无话可说的是,从一开始们,政客们就防止这一切的生,但正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导致了吴元暴走,大开杀戒。

    飞机在罗马机场降落,现在距离刺杀王议长,不过二十个小时。

    =============

    当吴元来到了世界另一端的时候,大唐帝国的新闻媒体、手机网络,全部被这一系列的新闻所引爆。

    悲惨的画面充斥着屏幕,王议长的遗容、张部长的死亡以及太阳日报水泥地上一滩滩血肉,讲述着一个暴力分子得到了力量之后,肆无忌惮杀人的堕落。

    警方宣布吴元为通缉犯,新闻媒体直接将黑帽子扣在了吴元的脑袋上,虽然说大家没有找到吴元,但所有人都认为,能做到这一切的,只有吴元。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那个云州城的裸奔男,当丈母娘被逼死,爱人重病之后,开始了疯狂的反击。

    他没有相信政府、国家、官员,而是直接了当的开始杀人。

    在主流媒体上,大家都在谴责吴元这种疯狂的举动,但在网络上,大家的意见,却分成了许许多多的流派。

    吴元杀人之后,武则天在网络上了一个内容详尽的帖子。匿名的她,将吴元回来之前之后,遭到的种种磨难和刁难都列了出来。

    同时,还有被杀的人的种种罪行——因为这是网络上,不是法庭上,武则天可以捕风捉影,可以伪造事实,七成真的加上三层假的,尤其是臭名昭著的太阳日报,几个董事昔日里的所作所为,更增添了这些证据的真实性。

    公道只看拳头,舆论要凭引导,女仆位面之事,让广大群众对议会、对政府有着无比的怨念,这次杀人事件,在武则天的引导下,很快变成了一系列的群众狂欢。

    很多人宣称自己成为了吴元的fans,这种快意恩仇的作为,才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

    很多人说,政府不是讲究证据吗?现在根本不应该通缉吴元,杀人犯的身高和吴元不一样,而且吴元不是说他去旅行吗?

    还有人揭露着政府官员纷纷请假的例子,大家都说这时候离开工作岗位的人,都应该被追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