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小兵之霸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七章 名义的重要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特别是那些合理的建议,如果不解释清楚一下便否决。也不好向众将交代。

    这刻,荀谌亦道:“请太子太傅前来助战亦不能说不可,诸位将军所言。亦是不错,刘易,应该不会当真如公孙瓒、袁绍那般对冀州有野心,不会来了不走,可是……”

    他说着,瞟了一眼潘凤,没有再说下去,因为他亦想明白了,请刘易出动的一些必要条件。这个条件是等于要韩馥顺服于刘易,他这个新臣。却不好把这些话说出口,所以,只好合上了嘴巴,没有再说下去。

    当然,韩馥亦没有相问,这些话若真的当众说出来就没有意思了。

    韩馥沉默了良久。才隐晦的道:“想要保得冀州不失,击退来犯的公孙瓒,现在诸位的意见,一是请袁绍来相助,一是请刘易来相助。可是,不管如何,人家都不能白白的出兵助战,给予一些好处他们是必须的。但是据某所知,袁氏一门四世三公,名誉早著于四海,某亦曾得当初袁氏太尉袁隗的举荐,才可出仕为官,可谓袁氏故吏,某与袁本初亦早便相识,虽相交泛泛,但知其应不是狼子野心之徒,再说,某自知才能不及袁本初,如果袁本初真的要谋夺我这冀州之主,古言道,择贤者而让之,如此又有何不可?诸君何必诸多猜忌?某的意思,还是请袁本初来助战较为妥当,若去请刘易,某却不知该向其许下何好处。”

    “主公三思!”潘凤道。

    “某意已决,再说,袁本初当真的要夺某之主,但现在某早作防备,又岂可让他如愿?莫非诸公不愿相助?除非可无条件请得刘易来助战击退公孙瓒,否则,不必再舍近求远了。”韩馥的心里虽说着什么退位让贤的话,但实质,心里还是不甘心的,还对自立抱着希望的,不想如此便顺服于刘易。心里还在打算只要防备着袁绍,让其没能对自己下手,如此,只要他还在冀州的一天,便一天都是冀州之主,只要手下的人继续忠诚于他,他便有资本与袁绍周旋。说到底,袁绍都是他的部属,想着除非袁绍不顾大义来害他,否则,他可无忧。

    不过,韩馥软弱的性子,使他在说已经决定之后,为了顾及帐下众人的面子,所以,又隐隐暗示,如果不用他韩馥向刘易顺服,那么,便可以请刘易前来相助。

    潘凤心思通透,自然能够听得明白韩馥这话里的意思。他的心念一动,毅然的道:“主公,如果决意请袁绍来助战,那么,可否让某亲去一趟洛阳,说不定可以无条件的请来刘易,如果把刘易请来,那么对付公孙瓒便更加有把握了,万一到时候主公与袁绍已经击退了公孙瓒,那有刘易在,或可亦能压制得了袁绍,可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主公你看如何?”

    请来袁绍,那么冀州极有可能会落在袁绍之手,如此,袁绍将来的势力便会更大,请来刘易,或者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与其让袁绍夺得冀州,还不如把冀州送给刘易。反正,刘易现在代表着大汉新朝,少帝为皇,名正言顺,韩馥既然没有自知之明,还想着雄据一言这个不切实际的事,那么,潘凤亦觉要为自己今后谋一个出路了。

    当然,请来刘易,潘凤亦有想保住韩馥的想法,怎么说韩馥都是他的主公,他可不想看到韩馥终被袁绍所害。哪怕是顺服于刘易,以刘易的仁义,韩馥应该还会有着不错的结果的,最不济,都可入新朝为官,一样的风光过下半世。

    潘凤的这个提议,倒让韩馥能够接受,不用给刘易好处就能请来刘易,这个便宜不占白不占,他不怕刘易来了不走,也不怕刘易将来兴兵攻伐他,就怕要他从名义上向刘易这个新朝顺服。有些东西,不可言传,就如刘易在洛阳拥少帝成立了新朝这事一样,众诸侯在虎牢关,离洛阳仅有一天的路程便可入朝归汉,可是,没有一个诸侯愿意去见刘易的,甚至连已经在洛阳的孙坚都要避而不见,匆匆离开,由此可见,这个名义,大汉天下的人,还是相当看重的。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