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军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三章 没开始就结束了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孙无忌等人在明白了李承乾将在李世民的支持下,强力推行官绅一并纳税的政策,并还有进一步的田地分配制度的改革后,这些出自世家或者与世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员,在上了许多奏表请求暂缓或者放弃这样的计划,但没有得到李世民的批复,长孙无忌甚至数次进宫求见李世民,想在李世民面前力陈自己的理由,但李世民并未单独接见长孙无忌。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这些官员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那就是听任李承乾如此做,这些官员知道,万一李世民驾崩,李承乾继位,那必定是强力推行此策,肯定对包括他们在内的世家官绅不利的。

    嘴边的利益没有几人愿意放弃的,何况这样的既得利益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更不要说因此他们这些世家,还有在朝官员的脸面与威信遭到打击所带来的损失。

    关系到的利益太大了,迫使他们不得不采取对策。

    以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为首的这些官员们也在年初就作另外的打算了,他们知道李世民身子已经不太行,想趁李世民病重时候,拥立同样是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治上位,以避免世家遭到打击。

    长孙无忌等人除了联络一部分官员外,还以亲情来笼络或者用重金贿赂了羽林军中一部分出自官宦贵家的中下级军官,准备在李世民驾崩后举事,胁迫李承乾放弃皇位,或者效仿当年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武力逼迫李世民让位于李治。

    长孙无忌这些年时起时落,心中对李世民怨念也颇深,甚至对自己的妹妹长孙皇后不为他在李世民面前说好话也耿耿于怀,再加上李承乾这些年都懒得理他,日渐疏远,让长孙无忌更是恼恨,也知道李承乾继位后,他这位亲舅舅不可能被重用的,也不会被李世民选作托孤大臣的。

    如今几路大军还在外面征伐,朝中许多将领都领兵出征,再加上李靖病逝,作为孙子的李业诩,及作为弟子的李世绩都以为其行孝为由不理朝事,这让长孙无忌等人觉得现在是最佳的谋事时候。

    只是长孙无忌等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秘密行动却很快被情报司的人员所探查到,他们之间的秘密联络也被知晓,在他们知道李业诩已经被召回京,感觉到行动计划有可能泄露,准备动手时候,李业诩所领的人已经下手了。

    李治的那名亲信被抓后,原本对此事一直摇摆不定,也有些被说动的李治也是在第一时间就进宫向李世民请罪,坦白了长孙无忌等人串唆他谋位的事,并痛哭流涕地请求李世民原谅,说他从未想过要谋取太子位,只是被长孙无忌等人的一番言语蒙蔽了头脑,被他们胁迫,又怕被李世民知道而责怪,不敢声张,及到如今,知道长孙无忌等人想行动,怕自己的父皇有失,终于觉得不能如此,也就马上进宫来揭发长孙无忌等人了。

    得到李业诩的再次报告后,李世民也马上命令将长孙无忌等人收押入监,同时令李业诩兼领护卫太极宫的左羽林卫大将军职,将那些被长孙无忌等人收买的羽林军军官们全部抓获关押,再令李业诩率领羽林军及所领的那些情报人员控制住各人的府弟,并将他们安置在其他地方及左右监门卫中的其他亲信们抓获。

    三天后,一切都平静了,所有涉案的大臣及军中各级军官们都被抓获归案,共计有一百七十二人。

    一场还不能说是“谋逆”的大事还在酝酿之中时就被平定,没有流血事件发生,长安城内的百姓基本都不知晓具体情况,只是看到大队的羽林军士兵将城内的几座***府邸围住,一些人被带走。

    十日后,李世民下发诏令,因虐杀下人之罪,将李治从亲王降为郡王,改封为南诏郡王,封地在刚刚占领的蛮地上,并在诏令下达后马上赶往封地。

    因长孙无忌参与谋逆事件,本应判其死罪,但考虑到长孙无忌这么多年来为大唐所立下的功劳,因功减罪,除长孙无忌一切职务,剥其国公职,与其子长孙冲一道流放到汉东大都督府境内,永不得回长安。

    黄门侍郎褚遂良也被除职,剥夺爵位,被流放到岭南交州,其家人也一道随行。

    在李业诩因李靖病情和丧事无法行使职权时候主持兵部事务的崔敦礼也被免去兵部侍郎职,贬为庶人,发配到刚刚被我大军攻占的中天竺地。

    一些参与谋逆的官员与军中将领,也全部被免职,因他们还没具体的反叛行动,李世民也从轻对他们处罚,除他们所有的职务外,再将他们发配到边疆各地。

    对谋逆的这些大臣从轻的处置,还是太子李承乾相求的结果,这样以没有死一名朝中重臣的处理结果,为这场牵涉面非常广,冲击面很大的***案件划上了一个句号。

    因长孙无忌与长孙冲被流放,已经有了身孕的长孙公主被免罪,也解除了与长孙冲的婚约,自请居于公主府中!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