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永历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卫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盐田和军户的归属权。

    “侯爷,卫所是高皇帝的祖制,断不可废啊。”

    根据陈文与孙钰等人会商的结果,废除旧卫所的第一步,便是将军营、衙门、哨所、堡寨、水寨等军用建筑全部交割给驻军,日后是驻军自用,还是转让给府县,便是浙江明军内部的事务了,与旧卫所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命令一经下达,那些卫所的世袭军官们却纷纷跑到府城的大营前举着朱元璋的神主牌跪请陈文收回成命,痛哭流涕起来倒也很是引了一群百姓围观。

    出了大营,看着这些卫所世袭军官,陈文登时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几年下来,皇明运行了两百余年早已朽坏的祖制已经给他填了多少堵了——以文驭武、优免士绅、大小相制,现在就连这些卫所的世袭军官也跑来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倒不见满清控制这片区域时他们敢做些什么,看来讲理的事情做得太多了,都以为好欺负了。

    “不敬高皇帝,这还了得。去,把神主牌请走,这些混蛋一个个的先抽上二十鞭子再带来说话。”

    “卑职遵命!”

    大营的军法官带着一众镇抚兵呼啦啦的冲了出去,将那些老老少少举着的神主牌夺走,一句不敬就拉进大营里,一人二十鞭子,不多不少。抽完了,才将他们拖进大帐里面。

    挨了一顿打,这些世袭军官连个屁也不敢放,不止是勇气的问题,从官面上说,陈文有着监国鲁王和永历天子先后加封的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的都督府职,原本他还觉着这是个没用的加衔,用来听着好听罢了,现在看来也并非一无是处。

    “说说吧,你们一个个的世袭军职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世袭的?”

    一众世袭军官高矮胖瘦皆有,老的老,少的少,原以为把朱元璋抬出来就能吓住陈文,剩下的事情才好商量,岂料一见面就先挨了一顿打,而且还是白打,气势上登时就掉了不少。此刻听到陈文有此一问,一群人互相看了看,一个看样子岁数最大的老头儿才率先开口回答。

    “下官祖上在东瓯王帐下为将,洪武二十年设海门卫,为海门卫世袭千户。”

    东瓯王指的是洪武朝受封爵位中少有得了善终的那位信国公汤和,这个郡王的爵位便是他死后的追封。明廷的沿海备倭卫所多为其考察设立,海门卫也不例外。

    这个花白胡子的老头是世袭千户,从年纪上看,应该崇祯朝时就已经是卫掌印指挥使之类的高级卫所军官了,刚刚在大营外就是他捧着神主牌,想来应该是这群人的头领。

    “回侯爷的话,下官的祖上参加过靖难之役,成祖皇帝登基后世袭松门卫百户。”

    明时,卫所世袭军官多出于太祖开国和成祖靖难,这个松门卫的世袭百户就是后者。接下来,一个接着一个,这一众世袭军官各报家门,也多是得自开国和靖难,少数是祖上因抗倭的功劳才有了世袭卫所军职的。

    看了一眼那个年轻的世袭松门卫百户,陈文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噗嗤一笑,随即便向他问道:“这举神主牌的主意是你出的吧。”

    神主牌不在手上,是与不是已经不重要了,那世袭百户登时便扑倒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磕头求饶,大抵是以为陈文打算以此罪名将其处死。

    “知道我笑什么吗?抬神主牌的事情,靖难时铁铉也干过,不过当时是挂在济南城头,我笑你们这些家伙不学无术,连学都学不到位。”

    其实陈文还是高看了他们一眼,这些人大抵根本不记得有这么回事,他们抬着神主牌过来哭完全是学那些士人苦庙时的做派。只是和士人不同,他们是卫所世袭军官,还正好在陈文的都督府职管辖范围之内,反倒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有明一朝,卫所制度自洪武、永乐朝就已经开始败坏,卫所军官不学无术者大有人在,以至于朱元璋和朱棣父子都曾下达过多次诏令试图将风气挽回,其结果却不因如人意。

    到了明朝中后期,卫所的军官已经与府县地方官无异,甚至封建化程度更高,因为地方官是流官,而他们则是世袭了一两百年之久。从专业性上说,明制原本是以卫所军官作为国家有事时效命于沙场的军官存在,可是到了那时也早已成了一群地主,种地、收租子、做买卖样样精通,兵法、战阵、武艺则连稀松都称不上,完全是什么也不懂,中期还出过戚继光之类的猛将,到了后期像之前的于世忠已经算是极少数的奇葩了。

    等到清军入关以后,卫所制度并没有立刻就被取缔,而是在清朝实行了近百年,直到雍正朝才彻底消化完成。在这期间,卫所军屯始终向满清朝廷出丁纳粮,满清初期的税赋压力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靠着这些税赋比例超过民田且田土数量不过比民田稍逊一筹的军屯的支撑才得以缓解的。

    好鞋不踩烂。

    看过了这群不学无术的家伙,陈文连调侃的兴趣也没了,原本还打算从中寻到些有用之才,现在的**也没了,看着他们更是觉着满心的不痛快。

    抄起了两本来自于卫所和府县衙门的账簿,陈文便对他说道:“你们身为卫所世袭军官,国家有难却不思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