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永历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望 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武勇的战法,使用的武器亦是为了将个人武勇发挥到极致。

    如此一来,明军武器长度的优势再度显现出来,几乎是一瞬间就将清军冲在最前面的那些猛士尽数捅死在冲锋的路上,只有有限的一些夹杂了部分运气的元素从而在第一轮的突刺中幸存了下来。

    闪展腾挪,挥舞着兵器在长枪丛林的刀尖上跳舞,这些北方绿营的清军在个人的武艺上显然是达到了对明军步兵单兵上的碾压,但也就是这些披着厚重铁甲,即便是想要灵活的闪展腾挪都会受到影响的明军重装步兵却借助于战阵的力量和日以继夜的训练,仅仅是凭借着长枪突刺这一单调乏味到了极致的攻击方式就轻而易举的压制住了清军的突击。

    眼见着攻势转瞬间就被遏制住,明军的密集战阵让这些清军极其的不适应,双方的交换比根本不用看就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济尔哈朗很是清楚,无论是从刘成口中,还是从那些与江浙明军交锋过的清军将领们的口中,他对明军的战术并非一无所知,缺少的只是真正的亲身体会。

    很快,列成一直长蛇阵的清军很快就开始向明军方阵与方阵之间的间隙移动。这之间的距离不小,毕竟是以局为单位的空心方阵改为以哨为单位的方阵,两前两后,覆盖面降低了足足有一半之多。

    清军在第一轮攻击没能奏效后,在正面很快就进入到了守势,摆出了防守反击的布置。而明军战阵的间隙,却不断的向内部延伸队形,试图将明军的战阵间的缝隙填充起来。

    一旦填充完毕,最少是三面受敌,牵一发而动全身,明军的方阵更别想有任何移动的念头。而清军这边,则可以不断的发起进攻,从而彻底挤垮明军的方阵。

    如此战法,伤亡绝不会小,但济尔哈朗又何曾在乎过这些绿营兵的伤亡,只要能够取胜,自是在所不惜。

    明军方阵之间的间隙过大,清军肆无忌惮的向内部渗透,很快就与第二排的方阵接上了战。包围即将形成,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四面围困,只要包围三面,不断的挤压明军的阵型就可以导致其战阵的撕裂。

    清军似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战阵中的军官无不以着各种各样的方式激励着部下的斗志,至少在他们看来,明军的战阵从整体上已经出现了撕裂,只要将这个口子扯开,战胜这支久负盛名的江浙明军就不再是幻想了。

    交战的清军还在尽可能的作着努力,这三路明军不约而同的对此作出了反应。

    无论是两翼还是中军,李瑞鑫、陈国宝和马信的战法如出一辙,每个营手中剩下的那个长枪阵编制的局一动不动,唯有火器队与鸳鸯阵编制的局一起散开,汇入到每一个缝隙之间。转瞬之后,这些部队从口子的另一端进入,与清军形成了空隙间的对峙。

    火器队上前,明军的火铳手齐刷刷的对准了间隔中的清军开火,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原本还要借此分割明军战阵的清军顿时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最先进入间隔的清军几乎无一幸免,后续的部队当即就乱成了一团。

    有的想要向明军的火铳手发起冲锋,有的则想要退出去,可是就在这混乱的当口,明军却并没有给清军以喘息的时间,大队的鸳鸯阵列阵而出。

    狼筅、长枪、长牌、藤牌、旗枪、尖头扁担,这些从戚继光那个时代就在狭窄的战场上肆无忌惮的杀戮着倭寇、蒙古鞑子甚至是后金军的利器再度出场。在这场双方仅仅是战兵就投诸了不下十万的野战之中,在这片宽阔的狂野上,明军以坚定的步兵战阵人为的制造出了一条又一条狭窄的过道,而鸳鸯阵就是这狭路中的勇者,如利刃般刺进了清军前出的软肋之上。

    鸳鸯阵在这一条又一条间隔之中,以狼筅开道、长牌掩护、长枪刺杀、藤牌突袭,几乎是一瞬间就在清军前出的部队中开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口子来。

    面对这种战法,刚刚才遭受过火器队三轮射击的清军完完全全是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想要反击也根本组织不起来。面对鸳鸯阵的攻击,他们又无法就地防御,甚至就连后退也被后续的部队堵住了去路。

    鸳鸯阵自撕开的口子有节奏的将前突的清军向左右挤压,而此时,原本还如泥胎木偶般任由清军进入间隔的方阵开始了针对那些遭受到挤压的清军的刺杀。

    原本以为可以借明军方阵之间间隙过大这个缺点来分割战阵,现在这些间隔反倒是变成了挤压清军的血肉胡同。清军在取得了片刻的优势后,才发现这原来只是一个诱饵。

    战局逆转已经出现,明军可以用这些间隔来驱赶溃兵,而后趁势以更为灵活的鸳鸯阵突入清军的战阵。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济尔哈朗想要依靠绿营来击杀更多的明军显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如今能够指望的只有手中的八旗军,以及图海的那支只有几百人的巴牙喇兵了。

    不同于其他的中下级军官,石大牛是从永历四年就已经在陈文麾下作战的老兵,阶级是拖了后腿,但是资格甚老,人缘也不错,对于很多事情远比其他军官知道的要多上太多。

    刚刚明军的反击,之所以不去使用杀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