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永历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打断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之间地位差距甚大,汉军旗亦是如此,原本顺治将刘成抬旗,乃是拉拢之意,毕竟一个孤身来投的汉人能够一跃成为汉军下五旗的旗下官也不会受到太多的反对。可是现在看来,这个拉拢的力度显然是还不够,远远不够。

    刘成触摸到了顺治的内心,从这一刻开始,降臣与夷君终于站在了一起。接下来的几天,顺治与刘成连番会商,后者也顺理成章的向顺治举荐了不少没有能够得到重用的能臣良将。如胡全才、李本深、刘芳名、邹卓明、张道澄、郝宗福等前南昌幕府成员纷纷被重新启用,而像是朱之锡和蔡毓荣这样已经在职的官员也踏上了升迁的轨道。

    就在这在职官员纷纷丁忧、致世、挂印而去的末世气象中,以刘成和胡全才为的这一批被后世史家称之为维新党的幸进之徒们却上演起了升官图,填补起了各部官员的空缺,着实让人有些看不太清楚眼下的局面了,就连此前稳坐钓鱼台的宁完我对此都是大跌眼镜。

    可是在满清朝中,汉臣本就是依附于皇权,宁完我如今虽然已经是汉臣之,但是让他违逆顺治的意思,却也是不敢,只得向刘成和胡全才伸出了橄榄枝,准备在接下来的改革中在顺治面前多拿上几分。

    然而,一切还仅仅是在计划之中,距离正式开始运作还需要一段准备时间,满清朝中的变革却率先被一份加急军情所打断。而这份军情,其实际内容只有一点,那就是一个叫做于七的土豪在山东锯齿牙山以江浙明军旗下山东总兵的名义起兵反清,已经攻陷了宁海州城!

    ………………

    于七反清起义,历史上生过两次,第一次是清军入关没有多久,于七在锯齿牙山起义,失败后接受招抚,而第二次则是受到了郑成功南京之战的感召,更因为受抚后没有得到预期的待遇,于是便再度在锯齿牙山上起兵反清。

    郑成功南京之战提前了四年,虽然依旧没能成功,但是南京却被陈文攻陷了,连续被江浙明军击杀了两个和硕亲王,八旗军的威慑力一落千丈,于是乎于七再度起兵。至于什么江浙明军旗下的名义,却是拉来的虎皮,陈文对此一无所知。不过效果还不错,江浙明军的旗号一出,瞬间就是万人响应,就连宁海州城也几乎是不战而下。乍看去,起义失败后突围出家做和尚的命运距离于七已经越来越远了。

    山东乱起,山东以南的淮地却被一分为二。利用两蹶名王、光复南京的巨大声势,江浙明军出兵不足三万,却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收复了扬州府、庐州府、安庆府与和州、处州这三府两州之地的全境,以及淮安府和凤阳府包括府城在内的南部各县,形成了隔淮河与清军对峙的局面。

    秦岭淮河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陈文麾下的军队不少,但是分驻各地,需要面对的潜在对手和其他势力也同样不少。兵力分得太散,使得他失去了继续向北、向西攻城略地的**。当然,就算是手里有兵,现在也没必要着急北伐,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否则就算是消灭了满清,未来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去。

    新一批的扩军已经开始,新的战兵营以及师一级的编制,新占领区和接下来的计划也需要大量的地方驻军。同时陈文为了更好的控制新近收复的地区,也对原有占领区的各府县的驻军进行了调整。削减了部分稳定的府县的驻军,将多出来的兵力调往新近收复的府县。

    江北作为前线,自然需要大军坐镇。扬州府和淮安府的南部,由尹钺负责,金华师的主力驻扎在淮安府的府城。

    这里原本是满清漕运总督的驻地,前一任漕运总督在郑成功南京之战中跳河自尽了,新的漕运总督,历史上是蔡士英,结果早在去年就被陈文整死了,接任的屯泰在历史上的同期是为浙闽总督,现在浙闽总督的辖区就剩下了福建的几个府,而且交通也早已断绝了,满清只得有着刘清泰自己在那维持着。

    历史上屯泰出任浙闽总督期间,曾上疏清廷,要求在在沿海实行海禁,“无许片帆入海”。现在嘛,他就算是想这么干也没机会了,当金华师前出的近卫营抵近淮安府城之时,屯泰毫不犹豫的渡过淮河,跑到了淮安府西北的邳州继续当他的漕运总督,反正也没有出了淮安府不是。

    淮南如斯,后世的安徽地面上,永嘉师的压力不小,要同时兼顾凤翔府北部、河南东南部以及湖广东北部的三面压力。不过中都凤翔府的光复对于明军而言也是一种鼓舞,那里毕竟是朱元璋的老家,有着特殊的意义。

    新兵出营之前,江北地区,江浙明军需要暂且进入守势。哪怕如今临近的淮北、河南的一些府县也偷偷摸摸的向陈文表示了反正之心,但陈文暂且还没有继续向着两个方向扩张的计划,所以要求他们继续忍辱负重的潜伏一段时间,等待黎明的到来。

    现在对于陈文来说,大势在手,按部就班的扩大基本盘,掘更大的潜力,收复更多的失地,一步步稳稳当当的把雪球滚起来,无论是当前的目标,还是未来的事业,都是最为稳妥的节奏。盲目的扩大占领区,尤其是北方这等对骑兵更加有利的地域,急于求成的结果只会是自食苦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