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实景红包大抽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1章 被坑的周瑞 未卜先知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

    这就是说,参与决策的是五种意见,卜和筮是其中两种。

    卜筮经常运用于军国大事中,这个时候有三条原则:

    一是先筮而后卜。

    古代华夏人民认为物先有象而后有数,龟为象,筮为数。卜筮时先以蓍草筮,如得吉数,不必再卜,如不吉,再卜其象。

    二是卜筮不过三。

    古代华夏人民卜筮是为了求吉利,但有时并不是一卜就能得到吉兆,一卜不吉可以再卜、三次卜筮得到的如果仍不是吉兆,就不能再进行再卜、三卜,三次筮等到的如果仍不是吉兆,就不能再进行第四次。

    古代华夏人民认为,即使进行第四次得到了吉兆也不灵验了。

    因此,通常情况下卜三次还不是吉兆的话,要进行的事情就暂时中止,待择吉日再卜。

    这就叫卜筮不过三。后人常说事不过三,当是从“筮不过三”音而来。

    三是卜筮不相袭。

    卜筮是先筮而后卜,筮之不吉,可以再卜,如果卜之还不吉,就不能再筮。

    古代华夏人民认为卜为象,筮为数。

    物先有象后有数,象数不能倒置。

    因此,即便卜之不吉,可以再卜,但却不能筮。

    上述三条可以说是上古时代卜筮所应遵守的原则。至于卜筮时卜官沐浴更衣、焚香祷告,则是题中应有之意。

    后来卜筮之术流布中国民间广为流行,而军国大事则常常借助《易》卦或占星来预卜吉凶。

    卜筮从统治者辉煌的共堂来到了华夏民间,卜筮之术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被广泛地用之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迷信神灵的人遇有疑难不决或其他一些事情,总是下意识地想求术士占卜一下。

    ······

    仅仅关于“卜筮”,周瑞就看了半个多小时。

    好像一本小书之后。

    周瑞看完之后,脑子有点涨,信息有点多。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啊”,周瑞心里不得不感慨。

    “不过这个郭璞是何须人也?”周瑞不有嘀咕着。

    关于算命,周瑞也知道很多牛逼的人物。

    比如说伏羲,先天八卦,河图洛书,这个不用说。

    比如说周文王姬昌,后天八卦。

    还有姜子牙,鬼谷子,黄石公,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诸葛亮,唐朝著名的大相师袁天罡、李淳风,《烧饼歌》的刘伯温等等。

    但是这个郭璞,周瑞真不知道。

    PS:感谢“叶落寒伤”朋友300起点币的打赏支持,谢谢!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