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六章 力排众议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虽然汉化已深,骨子里却依然带着祖先的野性和贪婪,连胜必然志骄,正是最容易没事找事的状态,只要稍加引诱,还怕他们不主动破坏盟约吗?到那时宋军实力本来就有优势,又在道义上占据了制高点,取胜岂非是易如反掌?

    有人又问赵旉,万一辽人这次特别老实,始终信守盟约,那该怎么办呢?赵旉听到后不由冲他连连摇头,以契丹人的性格,若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话,那只能说明一点,他们是真心想要与大宋和平共处的。

    注1:匈奴、突厥、以及北元灭亡后的蒙古,都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内部依然是部落林立,所以大漠诸蕃在历史上真正统一的例子,只有辽国和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及其继承者元帝国。另外,女真人以及后来的满人不属于大漠诸蕃,人口相对更少,但建立的两个国家一个成功了一半,一个则完全征服了中国,可见衰弱期的大一统中原(文化概念,不是指特定地域。)皇朝对于统一的军事帝国还是相当惧怕的

    宋初和辽国交战多次,互有胜负,看起来没占到什么便宜,但是不要忘了,那时大宋的皇帝太宗赵光义是有名的军事白痴,无数次瞎指挥,后面的真宗则更是庸碌之人;而辽国则是萧太后临朝,能臣良将辈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打成平手,孰优孰劣显而易见。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帝国形态运转缓慢,使得北方强权的进攻方向有迹可循,骑兵高机动性的战略优势因此大打折扣,中原政权完全可以凭借国力的优势硬抗。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