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章 下一代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些敢于离家出走的小家伙大多机灵得很,很快就猜出了那些工作人员问话的目的,结果问话的人反而被这些鬼灵精搞得云里雾里。而赵旉虽然自认为那些考核内容已经相当苛刻,却并没能刷掉所有的人,最后仍有一百多号人留了下来,其中最小的才十三岁,怎么看都还是个孩子。不过事已至此,赵旉也不好狠心赶他们走,只能将他们单独编成一营,并派出专人进行必要的照顾,尤其是蛇虫的防护方面。

    需要赵旉操心的孩子可远不止这么点人,与朝廷达成初步妥协后,双方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多次爆发激烈的争执,其中口水耗费最多的就是教育问题。朝廷方面认为,既然赵旉同意停止变法,那么现有的各种新式教育机构如学校、扫盲班等等就该马上停办并尽快解散。但赵旉所谓的停止变法不过是瞒天过海,而新式教育则是他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他怎么可能退让?

    然而,由于过早地对内宣布了向朝廷作出妥协的决定,而且为表诚意还遣散了相当数量的部属和军队,虽然基干仍在,卫军的实力终究不可避免地大为缩水。而朝廷方面的使者则一下子气焰嚣张了很多,要不是卫军的水军实力所受影响较小,令卫军依然掌握着长江下游的制水权,朝中守旧派的首领们甚至可能矫诏再次开战。赵旉这才充分认识到士大夫们言而无信(注1)的卑鄙嘴脸(次要),和大宋皇权的虚弱(主要)

    注1:儒者言而无信的传统出自孔子,并非全是后来儒学的蜕变所致,但其根据倒不是最近争得很厉害的所谓“孔子认为言而有信的是小人”这一论调,因为支持这一观点的有意无意地略去了上下文。不过,虽然孔子敬重恪守信义之人,却又认为“仁义”比“信义”要重要得多。这一想法本没有错,但问题在于,“仁义”的标准因人而异,难以定性,而“信义”却是明确无误的,孔子取虚而弃实,儒家伪君子遍地也就顺理成章了,而伪君子又怎么会有信义可言?何况他们还有“至圣先师”的话作为挡箭牌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