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四章 功在千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交通与通讯条件落后,古代汉字同字异形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孔乙己》中孔乙己说到的“茴”字的几种写法),这些异形汉字平常用不太到,却又往往不能不学,因此古代的中国人不得不在这方面浪费大量的时间和才智,也多少延缓了中华文明进步的速度(何况汉字本来就是世界上最难学的。

    更有甚者,不少酸腐文人将毕生的精力都花在了这方面的考证上,似乎不懂那么多写法就是无能,结果便令儒家思想越来越偏向于清谈而脱离实际(“事功”的学派也是有的,但很难形成主流。),可谓流毒无穷。因此赵?早就有心根除这一不好的现象,并有了全盘的计划。

    先,是要编纂一部字典,将历史上所有曾经用过的异体字记录下来,以方便后人校勘古籍;然后,再编一部供普通人(更准确的是,是非历史专业的人。)使用的字典,里面每个汉字都只收录其各种异形中最广泛使用的那个,并以此作为学校汉语教学的唯一标准。举例来说,就是正式考试的时候,如果写出其他非官方认可的异体字,不但不会被认为是学识渊博,反而会被认为是错别字,当然,历史专业除外

    另外,对某些实在是难写难记的汉字,赵?则让叔叔想法子将其简化,但必须符合汉字的造字原则,以保持汉字天下少有的内在规律性。这是赵?吸取了记忆中新中国建国后推行简化字的经验教训而作出的决定。

    推行简化字可以更快地提高人民识字率,这一决定并没有错,但是当时的准备工作太过仓促,很多简化字只是读音相同就硬是拿来凑用,结果将汉字原有的规律性破坏得一塌糊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bk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