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头顶青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四章 长袍之内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姬傲剑自然没有本事飞到飞毯的高度,同时刚刚在这个时代天人合一的他,也不懂怎么召唤气元素驾驭而行。龙腾小说 ltxs520.com

    但是上次的全欧洲古文明格斗大赛也让他遇到召唤师一类的人物,有了一定的应对经验。

    当他从海面上一路掠到飞毯下方的时候,一把锋利无匹、薄如蝉翼的剑已然执在手中,这是当日随三姐练双剑合璧的“双飞翼”其中之一。

    紧接着,无数的剑光纵横晃动,交织成一片光亮绚烂的剑网。

    炎热的红海之上,本来似乎空洞无物的蒸腾水气,一下子被切割得扭曲起来,而那些肉眼原不可见的气态元素,也在剑光冲击下,一一灰飞烟灭。

    上空如同白云一般的飞毯,陡然散开成两团。

    一只飞毯迅收缩成一个黑点,如同陨石般急坠而下,带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庞大力道,仿佛是一座山峰当头砸了下来,要把下面的任何物体压塌成粉身碎骨。

    姬傲剑顿时升起一种不可抵挡的直觉反应,身形向旁急闪出十余丈,退到了一处坚实之地。

    这是红海当中数不胜数的珊瑚礁,并且是世界上最为耐热的珊瑚生物构造而成,与岩石相比也差不了分毫。

    轰的一声巨响,黑点在姬傲剑原先所立之处重重坠入海面。`水浪高高溅起,还没来得及升到最高点,一个人影就弹了上来,全身滴水不沾。

    这是一个黑袍的中年人,明明只是悬浮在海面上,但却散出山峰一般高大巍峨的气势,似乎他的根基是从海底隆起的庞伟山脉,露在水线之上的只是微微一角。

    姬傲剑抬头再往天空看去,另一只飞毯没了气元素的托举,仅仅是如同滑翔一般缓缓下行。

    飞毯上的白袍人托起了一盏精致华丽的油灯,轻轻擦了一下,面前立刻出现了一组隐约可见的微蓝色气态生物。迅地钻到了飞毯之下,然后在肉眼之中消失不见。

    看来,这个时代的大宗师,已经不像上古时代的大德鲁伊召唤元素那么方便。一定程度上需要神器的振幅……等一下,这用油灯召唤气态仆从的方式,为什么感觉这么眼熟?

    难道说,你是阿拉丁吗?

    姬傲剑正在琢磨吐槽这个自己命名为“阿拉丁”的大宗师,耳边却响起一个冷冷的声音。“不用往上看了,你的人生,马上就要进入终点。”

    这个气势如山的黑袍大宗师,看到对手居然没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自然有些不满。

    “要让我进入终点的人,你又是谁呢?”

    姬傲剑懒得问他为什么要和自己作对。`人家摆下这么大阵仗,显然已经动用了国本,根本是铁了心要打一仗了,怎么可能因为口舌之论而握手言欢?

    “我就是真主。”

    姬傲剑愕然,一点也不相信对方的话。“你在扯淡!”

    就算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也只是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面前这家伙居然说自己就是真主,这究竟有多无脑,多狂妄啊,没准他其实就是一个疯子。

    “无知的人,原来你根本不知道,真主存在于万物,万物即是真主。”

    姬傲剑嗤之以鼻,只当他是故弄玄虚,“照你这么说的话。那我也可以是真主了?”

    黑袍人居然很认真地点头,“如果你能内心入神,与真主结合,做到人主合一。那你就是真主。”

    “人主合一?”

    姬傲剑愣了一下,突然之间,觉得对方的话并非完全无稽,似乎当真包含了一些精神修行的深奥道理。

    华夏文明的修行主旨“天人合一”,是整个哲学观念体系的内核。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通过自我修行回归天道自然。达到“万物与我合一”的精神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其实,在不同文明的哲学观念中,“天”的概念可以抽象,也可以具现;可以是自然天道,也可以是神性真理。

    比如佛家说人人具有佛性,明了真如本性,即身成佛,可证如来。这就是佛家的天人合一。

    那么,伊斯兰教说真主存在于万物,在精神修行中达到人主合一,这就是他们理解的天人合一。

    自犹太教脱胎而来的基督教、伊斯兰教虽然都是一神教,声称信徒在自己的真神面前只能是仆从。但越是教义通悟、智慧思辨的教士,就越是在偶像崇拜的感性层面淡化信仰,越是将唯一真神视之为宇宙真理的化身。

    当他们将上帝、真主等等名号,看成是神性,是大道,是真理,是美德的时候,那就掌握了通往天人合一的修行之门。

    公元十世纪左右,伊斯兰教中正在兴起苏非神秘主义派别,这是一种通过苦修的方式,认识真主,喜爱真主,最后与真主合而为一的境界,而不是企图在彼岸得到真主的报酬与奖赏。

    黑袍人向姬傲剑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他的修行目的并非是要进入真主的天堂享福,而是要达到与真主的精神同质的高度。

    所以他才能成为天人合一的大宗师。

    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