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朝议(二).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整顿的事情,必然会有一批民脂民膏、朝廷税银要被人私下贪墨掉。

    这般情况,赵俊臣短时间内也完全无法改变,最多也只能稍稍控制罢了。

    当然,赵俊臣虽然不会主动贪污,但赵俊臣手下的官员贪污之后,同样会将很大一部分赃银主动上交给赵俊臣,从这方面而言,赵俊臣却也同样算是贪污了。

    不过,虽然无法反驳太子朱和堉所说的情况,但对于太子朱和堉所表达的观点,赵俊臣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于是,赵俊臣也终于不再沉默,突然开口询问道:“下官有一事不明,还请太子殿下指点。”

    太子朱和堉微微一愣,但还是说道:“说吧。”

    赵俊臣问道:“官员最基本的职责,究竟是做出政绩?还是清廉自守?清官难道就一定是好官?”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太子朱和堉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笨人,很快就猜到了赵俊臣的深意,却是沉默着没有回答。

    然后,赵俊臣又问道:“下官举一个例子,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一个例子而已……若是下官在不损民利的前提下,每年都可以为朝廷增加国库收入一千万两白银,其中又有三百万两白银被损耗掉了,但朝廷每年依旧可以增加国库收入七百万两白银,那么这件事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另一位官员,每年只可以为朝廷增加国库收入三百万两白银,并且还可以如数的缴入国库,没有丝毫的损耗,那么此人与下官相比,又是孰优孰劣?”

    太子朱和堉冷笑一声之后,反问道:“你所谓的‘损耗’,就是贪污了吧?这些年来,你就难道是借着这个理由心安理得的贪污受贿吗?即使你当真可以为国库增加一千万两白银的收入,却也不代表你得到了贪污其中三百万两白银的权力!”

    赵俊臣轻轻一叹,说道:“太子殿下讲得有理,但您的这番话只是避重就轻,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太子朱和堉冷哼一声,说道:“哼!本太子又为何要回答你的问题?你的问题本来就有毛病!为何不能有人既可以为朝廷增加国库收入一千万两白银,又可以将这笔银子如数的上缴国库?”

    显然,这段时间以来,太子朱和堉的固执性格虽然没有改变,但思维逻辑能力倒是增长了许多,并没有掉入赵俊臣的逻辑陷阱之中。

    可惜,赵俊臣的询问,不仅仅只涉及到了逻辑,也涉及到了现实。

    于是,赵俊臣回答道:“太子殿下,很遗憾的是,确实没有人可以同时做到这两点!即使那么人是一位完人,不仅能力出众,而且可以廉洁自守,但他办事的时候,总需要下面官员帮衬着,一旦失去了下面官员的支持,即使这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只会是一事无成!但他手下的人却不可能全都是完人,这世上的完人并没有这么多,也不能用完人的标准要求所有人!

    事实上,不论是谁,想要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要想办法带动手下人的积极性,让手下人看到尽心办事的好处,对于有些事情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打击了手下的积极性不谈,你的精力也会分散,全都消耗在整顿风纪上面了,这样一来,又如何还能成事?”

    赵俊臣的这一番话,似乎有些道理,可惜这些道理与太子朱和堉的认知完全相反,所以赵俊臣的话声刚落,就遭到了太子朱和堉下意识的斥责:“歪理邪说!”

    然而,斥责之后,太子朱和堉一时间也找不到具体的论点论据来反驳赵俊臣的观点。

    于是,太子朱和堉只能用嫌恶的目光盯着赵俊臣,气氛一时间竟是僵持了下来。

    幸好,就在这个时候,皇极殿的大门缓缓打开了。

    这意味着,大朝议终于要开始了。

    于是,太子朱和堉狠狠瞪了赵俊臣一眼之后,就转身离开了。

    看着太子朱和堉离去时的背影,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

    太子朱和堉是理想主义者,仿佛白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但赵俊臣则是一位满身泥垢的现实主义者,相互之间果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分歧极大、最难统一。

    不过,赵俊臣只是稍稍感慨了一下,他的心神很快就集中到了接下来的大朝议之上。

    ……

    ……

    ...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