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中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5章 运筹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置的一号高地,由长谷川大尉是指挥4个小队进行首轮进攻,从西面、北面两个方向同时发起。

    而对于2号高地,则由中村大尉率领4个小队士兵同时发起进攻,青木少佐带领6个小队作为总预备队,一旦尖兵突入对方阵地,立刻投入全部兵力进行突袭。

    看到军官们跃跃欲试的状态,他面容严肃的再次强调,“诸君,我们从琉球败兵中得到的消息显示,这支清国军队拥有比我们更优秀的武器,而且训练和技战术都不错!所以,诸君务必要发扬大日本国士兵们忠君爱国的武士道精神,以无畏的精神动力来弥补武器上的差距!”

    “是!”“是!”“是……”

    军官们斗志旺盛,各自领命出发了!

    长谷川大尉是指挥4个小队借着夜色的掩护,很顺利的就潜入到1号高地下面的一处干涸的水沟里,此时虽然已近深夜,但是月光之下,却是视野良好,两三百米外的情形都是隐约可见,这显然对于试图夜袭的一方是个绝对不利的因素。

    但是在凌晨三点,预备发起进攻的时间点前,长谷川还是利用了山下灌木丛、水沟和岩石的掩护,顺利的摸到了山顶下方120米的位置,此时前方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平地了,还要继续摸进,这成功概率很低,他考虑再三选择了原地潜伏,等到战斗信号。

    三点,远处的山顶上出现了一个亮点,然后又熄灭、再次亮起!战斗打响啦……

    长谷川一招手,几名日军少尉带着本队士兵一声不吭、立刻扑向前方一百多米远的敌军阵地,这仰攻山顶、全力冲刺的话,至少需要20秒时间,但是长谷川心中却是信心十足,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突然杀到的日军,按理绝对无法抵挡!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冲出去不过十米远,就有士兵踩到了一些奇怪的装置,引发了木头折断,还有就是一些石块滚落的声音!这自然是在上一会夜战中,护国军士兵总结出来的经验,他们在阵前前方挖掘了大大小小的小陷阱。

    以护国军专业配置的工兵铲,进行这中低难度的挖掘十分容易,很快就把阵地前面搞得千疮百孔,而且在其中扑上简易的树枝和木刺,这玩意对于夜间进攻的敌人绝对是一个讨厌的障碍,大部队进发,根本不可避免的会踩上……

    军队夜行发出的声音立刻引来了高地上敌人猛烈的反击,长谷川发起了一拨冲锋,结果作为敢死队的一队士兵,连同军官一起被对方猛烈的火力彻底的撕碎在那百米的冲刺线上,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冲入对方工事前10米的地方!

    这让长谷川大跌眼镜,他亲自组织了第二次的两翼同时发起的冲击,结果依旧在对方激烈的反击下损失不小,这让他立刻清醒的认识到目前的状况,显然,对方非但在武器上有着优势,在技战术上也十分老道,很显然,对这种军队防守的地方进行冲击,要付出的绝对是昂贵的代价!

    在两次冲锋无果,伤亡近70人之后,长谷川只得改变战术,采取步步为营的方法,希望以人数上的优势慢慢压上去,对于对方士兵素质,他也十分惊讶,但是他确信,肯定没有全能的士兵,必定可以找到己方的优势,从而把日军的优势转变为胜势!

    而此时双方胶着在高地上,依靠着就近的掩体进行这激烈的互射,由于毕竟是晚上,一百多米外的视野已经是十分模糊了,双方激烈的互射中,场面十分火爆,但是造成的伤亡确实不大。

    与长谷川采取的随机应变不同,进攻2号高地的中村大尉是一名以勇猛著称的日本军官,参加过倒幕战争!在发起冲击后,他第一波的冲击就在正面投入了4个小队中的3个,另外一个小队从侧翼迂回突击。

    很显然,中村大尉突击的猛烈程度远远超过1号高地,而且在成果上也似乎更接近成功,但是仅仅是接近而已!

    防守2号高地的齐方部七八小队那也是参加过当日夜袭铃木信部队的战斗,之后对于夜间战斗的总结中,士兵和军官们都非常的投入,提出了一系列的战术改进方案,并且把这些想法都应用到了今天的战斗中。

    所以,当日军摸近到阵地前的时候,早就被设置在隐蔽处的暗哨发现,齐方更是在阵地左侧搭建了一个小型的马克沁机枪阵地,放置了三个马克沁机枪小组,虽然参与正面进攻的中村大尉的士兵人数多于防守阵地的护国军。

    但是在马克沁机枪的火力压制下,恍然不觉的日本敢死队这下成为了标准的送死队,在仅仅不到5分钟的冲锋中,正面的日军在付出接近一半的伤亡率之后,终于靠近了对方的阵地。

    不过面对由七八支80式冲锋枪组成的火力网,以及几乎无敌的手榴弹的狙击,在付出接近7成的伤亡之后被击退了,而侧翼的日军也被压制在斜坡下,根本无法发起冲击,负责正面进攻的中村大尉更是身受重伤。

    消息传到山脚下潜伏的青木少佐处,这让他大为惊讶,毕竟中村和长谷川可都是军中有名的军官,在训练和实战中都有一套的,没想到竟然被一支毫不出名的清国军队重创,他带着援军赶来支援被压制在山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