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中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2章 钢铁的时代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山、衡山、香江三艘铁甲舰,暂时不要退役,我可能另有安排,过了年,北海造船厂的两艘重巡去接收了,海军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练兵,未来的战争,没有优秀的军官,再好的战舰,也发挥不出真正的战斗力!”

    他的总结xing发言,无疑是为今天的议事定下了基调,海军要扩建,但是军官、士官的培养同样是要跟上的,依照北海造船厂新战舰的建造工艺,秦铠和清英、胡长途几位核心的战舰设计师商议过,下一步的计划将是上马更大规模的战舰。

    现在,马尾体系的钢铁工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技术工艺,通过从601舰到现在北海造船厂的新战舰的不断探索·这完全基于自己工艺的大型战舰制造,绝对是一项浩大的产业,光是自创的新技术、新工艺,就让工业部的大佬们整天笑逐颜开。

    要知道,每一项工艺的进步,在小的方面来说·是完成了技术上的跨越,从大的方面来说,完全可以催生一系列的产业链,现在,光是船用钢板的生产,在雷州的第二钢铁厂、马尾钢铁厂就有以上的轧钢设备。

    现在,南洋工业已经能量产nm以上的钢板,这可不是早年时候,一块一块半人工的加工·而是通过机器直接一次xing热轧成型,其他人不了解这工业的价值,秦大总督却早就考虑到,技术上已经成熟的内燃机,将意味着钢铁工业的又一次爆发契机。

    所以·这两年利用随着欧洲、美洲的经济危机,南洋体系招募了大批欧美技术方面的工程师,现在到了这里,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外国打工仔,在中国、在广州,这里能获得一份安稳的工作,这薪酬嘛,也就是同工同酬。

    不过·秦铠对于思想简单的欧美工人·自然早就算计起来了,在他的指示下·所以被雇佣的工程师都被告知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对南洋工业体系的任何形式有益、有价值的而且被实施的改进,都被许诺给予奖金。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妙-的方案,要知道,秦铠原本就是个工业门外汉,他知晓的东西,除了原理xing的问题和完全不知道原理的图纸外,其他的东西基本都只有个感xing的认识而已,现在,就是放一台最原始的áng在他面前,他除了发呆外,不会有任何改进的思路。

    因为,他对这些玩意根本就没有人真正认识,这隔行如隔山!而这些在西方工厂里工作了十几年、乃至二三十年的工程师、技术工,他们对于整天操作的áng,有着一种时间凝练出来的深刻认识,许多小细节方面,这些老家伙一句话的提醒,完全可能引起有翻天覆地的进步。

    徐国方就在会上说了一个要求和一个打算,一个要求就是通过马尾海运的体系,继续大量引进西方廉价的熟练工人,虽然说是大量,事实上这可能xing不大,现在南洋体系内所谓的大量西方工程师和技术工,把欧洲木匠、铁匠算进去,也不超过700人。

    但是,在马尾工业最重要的工艺成型阶段,这些西方工程师给出的有益建议,有着惊人的价值,所以,他希望把引进技术工的数量扩大到至一万,而他的打算,则与这个要求息息相关。

    马尾工业现在已经逐步在与轻工业脱钩,除了成衣产业,因为缝纫机的生产仍然处于保密阶段,纺织机的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也没有继续投入研发的必要,而徐国方罗列了一张详细的轻重工业布局图,这让秦铠也是眼睛一亮。

    秦铠不是没想过布局一个大大的基础工业,不过光靠光脑显然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就是借鉴历史上老牌列强的经验,也没有中国式的发展模式,所以他在马尾,事实上只干了两件事情。

    一是继续提升造船工艺,通遥造船ji发配套产业,现在看起来,确实效果不错,马尾船政不愧是中国重工业的摇篮,这时代的精英几乎都云集在此,而且从左宗棠、沈葆桢到丁日昌,无一不是这时代开眼看世界的名臣,自己站在他们创造的基础上,无疑是事半功倍!

    二就是大炼钢铁,钢铁产业是工业化的脊梁,这话无疑最能说明钢铁工业重要xing,一切的工业化进程,都是建立在钢与铁的文化上,面对这方贻几乎是空白的清国,马尾船政拥有的两座马丁炉和两条轧钢设备,无疑孕育了中国这时代最优秀的钢铁工人。

    现在看起来,他的选择无疑是非常明智妁,经过四年的羽化成蝶,现在,除了南洋体系外,鳘个大清钢铁产量是吨,而且全部是旧式炒钢法炼制,那玩意只能打制菜刀、锄头,在大工业中根本用不上。

    洋务派的核心工业——江南制造局所有的钢锭、铁锭,都来订货自洋商,因为投产钢铁厂,一是废钢废铁多,二是根本无利可图,还不如直接跟西洋人买加上这两年,西方经济危机,钢铁根本就是白菜价!

    但是,就在这两年间,马尾工业的钢铁产量,已经从最初的年产3000吨,迅速扩张到目前由石山煤铁基地、马尾第一钢铁厂、雷州第二钢铁厂、防城特种钢厂组成了各具特sè的钢铁王国,一个年产铸铁23万吨、钢3万吨的巨型重工业已经诞生了。

    徐国方为这个钢铁帝国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