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中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1章 新政纲要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过这一场内战下来,那些吃着护军饷、马甲饷的八旗兵一下子都丢了营生,就是混“教养兵”(满清预备役性质的八旗兵,实为给满人找生计额外加的差事)的也一下子绝了收入。

    若是这些满人能够去找生计,那倒也不至于饿死,不过,这吃铁杆庄稼的八旗后裔大多数都是猪脑子死要面子,出去打工那是决计不干的,宁愿整天遛鸟泡茶馆子!就这样子,怪不得,就连满人当中的读书人都瞧不起本族人。

    一旦新政实施后,秦铠早就准备连根拔掉这铁杆庄稼老树米了,那时候,倒是真需要好好应对一下,不过,这事情,他倒是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现在最重要的是结纳最大的力量,先把这新政推出来!

    十日,秦铠、翁同龢在入宫拜见躺在病床上的光绪皇帝后,小皇帝颁下圣旨,南洋大臣、两广总督秦铠护驾有功,授予太子太师,封一等侯爵,暂领军机大臣之职,策划实行新政事务,而翁同龢以帝师的身份,领班六部加崇文阁大学士,可谓是恩荣之致。

    这道圣旨一出,可谓是满朝皆惊,曾国藩当年组建湘军剿灭洪杨之乱,这对于大清朝恩同再造,最终不过也就是二等忠勇伯,秦铠封侯可谓是清史两百年来唯一的外姓侯爵。

    不过,秦铠对此却公开表示拒领侯爵的封号,只暂领了首席军机大臣之名,而在这风云变幻的京城里,危机已经在漫漫积聚起来。

    十二日,李中堂在接到周馥、薛福成的密电后终于离开天津卫赶往北京城,他当然并未想到,除了盛京将军、黑龙江都统、吉林将军这三地的满人大臣外,各省督抚或是亲自前来,或是派遣亲信大员,都在赶往北京城的路上,

    十四日上午,在九门提督府内,秦铠与李中堂进行了决定整个中国今后走势的重要会谈,之前,郑观应已经和周馥、薛福成进行了通盘的谈判,谈判的内容主要涉及四大方面。

    一是开新政施行宪政,秦铠对于全面掌控自己所需要的权力自然是毫不松口,而淮军体系方面也是全力争取他们体系的利益,经过几乎是一个字眼一个字眼的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了最终的草案。

    李中堂完全支持秦铠作为暂领首席军机大臣颁布的新政,新政已经得到小皇帝光绪的认同,并且加盖玉玺后颁发执行,第一条,就是将效仿西方实行变法,在三年内完成宪法颁布,同时设立内阁取代军机处全权处理国政,逐步裁撤六部以及皇权的附属机构宗人府、内务府。

    第二点是逐步裁撤旧机构的同时,将同步设立新机构,废除官员任用上的满汉之分,逐步裁撤毫无战斗力的八旗军,逐步取消八旗救济营。

    针对庞大的淮军体系,秦铠提出来,以李中堂以入阁为代价,要求淮军逐年裁撤,北洋海军依旧保留,对此,李中堂自然舍不得他这安身立命的陆师,不过,60万的淮军确实是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主要是军饷问题,以淮军人份每月7两白银的高薪,一年下来,这支庞大的军队就要吃掉5000万两白银,这可是一个无法承受的代价。

    第四点,也是让李中堂颇感意外的一点,秦铠提出将在两广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区拥有完全的立法、财政、司法权,可作为新政的施行之地,对于这一条,李中堂也是跃跃欲试,这样的两广根本就是一个**王国,说白了,这玩意有些个裂土封疆意味,不过,秦铠在特区上面加上了一个宪政的帽子,宪政之下的特区,这提法实在的太让人玩味了!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