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艺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属于平民的时代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林子轩把三个剧本的大致情节和优缺点介绍一番后就离开了,拍摄哪一部要由李虹决定。龙腾小说 ltxs520.com

    疡这三个剧本他经过慎重的考虑。

    由于拍摄资金的限制,只能疡节适金的室内剧,不需要外景和大场面,就是一群人在封闭空间里逗闷子。

    然而,有了渴望这种大制作的室内剧在前,想要超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就只有走另一条路了。

    渴望属于苦情戏,编辑部的故事和我爱我家都是喜剧题材,从类型上和渴望区分开来,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芋。

    至于外来妹,这个剧本是一个较为新颖的题材,直击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让观众耳目一新,不会和渴望进行比较。

    在这三个剧本中,林子轩倾向于编辑部的故事。

    这个本子延续了顽主的调侃和讽刺,京味十足,其中李冬宝的形象正适合葛尤。

    葛尤来电视艺术中心是看林子轩的面子,林子轩自然要为他写一部演主角的电视剧。

    虽然编辑部的故事是一部群戏,不过李冬宝这个角色非常讨巧,能让观众记得住。

    林子轩把编辑部的故事作为第一个介绍,就是这个意思,希望得到李虹的重视。

    当然,他不会越俎代庖,最后还是看李虹的考量,如果李虹觉得编辑部的故事太过冒险,容易引起争议,也可以疡我爱我家这种老少咸宜的剧本。

    林子轩走后,李虹翻看着三个剧本。

    作为华国电视台的制作人,她审阅过很多剧本,本子的质量好坏她看了大纲之后基本上就能断定,这三个剧本各有优缺点。

    编辑部的故事贴近生活,反映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但讽刺意味太浓,不够主旋律。

    我爱我家是一部家庭喜剧,适合全家人一起看,只是作为艺术中心打响名头的第一部电视剧略显平淡了些。

    外来妹题材新颖,对准了一群打工者,展现了社会变革下普通人的生活。

    说实话,这个剧本打动了李虹,因为这是一部女人戏,一群农村女人到陌生的大城市打工,作为女人她更能理解其中的艰辛和酸楚。

    在大时代下,个体命运的变迁,从普通人的生活中投射出整个社会的变化。

    李虹敏锐的察觉到这或许是华国今后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将成为这个国家劳动力的支柱,她相信这部电视剧一定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即便比不上渴望的影响,也会造成轰动。

    看着这三个剧本,李虹有点难以抉择。

    她刚刚还在为剧本犯愁,这一下子就来了三个,质量都这么高,有一个能干的女婿还真是誓,要是这三个本子都能拍摄就好了。

    说到底,资金是个大问题

    李虹想了想,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名片盒,在里面翻找起来。

    不一会就找到一张名片,这是花城电视台制片主任的名片,作为电视剧行业的资深制片人,李虹和地方台的制片人都有联络。

    就算没有交情,也会有对方的联系方式。

    地方台拍摄的电视剧想要在华国电视台播出,都要经过李虹的审核,双方打过不少交道。

    既然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暂时没有资金,那就和花城电视台合作拍摄外来妹好了,花城处在改革开放的中心,无论是筹集资金还是操作上都相当灵活。

    李虹只要出剧本和少部分资金就可以获得外来妹的部分版权,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她现在是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负责人,要转变观念,从一个单纯的制片人向着商人的角色转变,盈利才是她首要考虑的问题。

    没有了外来妹的困扰,接下来就好疡了。

    作为艺术中心的第一炮,李虹不担心引起争议,只要观众满意就好。

    她决定拍摄编辑部的故事,至于我爱我家,可以随时准备,有了资金就投入拍摄。

    这和顽主在社会上引起的强烈反响有关,顽主已经成了痞子文学,或者俗文学的代名词,在被媒体抨击的同时,也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它颠覆了以往正统的社会模式,把文学带入到了平民阶层,文学不再是那种高大上的形象,而是成了一帮人坐在街边侃大山。

    李虹一直关注着顽主,她觉得这个社会即将进入平民化的时代。

    他们这一代人追求的理想和崇高被瓦解,林子轩和慕姗姗这一代人更多的想的是自己,这不能算是自私,而是个体的独立意识。

    渴望之所以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是因为它代表着过去时代的美好。

    但那个理想主义的时代终究过去了,一个属于平民的时代就要到来。

    自己不是也在改变么?

    李虹曳苦笑,她想起了一句社会上的俏皮话,以前和姑娘谈恋爱都是谈理想,现在都谈钱了,这正是时代改变的证明。

    林子轩在办公室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