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艺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章 聚散离合(求订阅月票)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作为三位主演之一,王箕最先离开剧组。更多小说 ltxs520.com?     ?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大家对这位性格开朗大方,还有点倔强的京城姑娘感觉不错。

    她不仅很好的演绎了剧中的人物,和姜闻对戏不落下风,还给剧组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她毕竟在美国生活多年。

    1987年,王箕来到洛杉矶的时候身上只有6o美金,只会说简单的英语。

    她一边打工,一边在语言学校学习英文,后来考上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还在当地的华语电视台做采编和主持人。

    京城的姑娘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她们不柔弱,身体里有一种自信,相信自己在任何地方都能活的很好,有股韧劲。

    离别的晚餐很简单,就是慕姗姗和严晓颦两人炒了几个小菜,剧组也没钱吃大餐了。

    严晓颦是沪城人,喜欢吃清淡点的菜,北方的菜也能吃的惯,她在京城电影学院上学,毕业后分配到沪城电影厂。

    这是按照国家从哪来到哪去的分配原则。

    由于王箕怀孕,大家就没有喝酒,而是一边吃,一边闲聊,随着电视剧的拍摄接近尾声,剧组也要收拾行囊,离开这座城市。

    姜闻和王箕聊着当年演话剧的事儿,回忆着那段刚参加工作时的艰苦时光。

    “你就真不打算回去了?”姜闻询问道。

    “那时候年轻,出来是想见见世面,现在说不清楚。”王箕略带迷茫的说道,“有时候挺想回去的,有时候又不知道回去干嘛。”

    “听说国内的政策放开了,民间资本进入影视圈,演员片酬啊,广告费都得涨,这可是个好机会。”林子轩分析道,“等咱们这剧播出,你们几位肯定红遍大江南北,还是回国展的好。”

    林子轩说这话在座的众人都不觉得托大。

    无论是渴望还是编辑部的故事,都是出自他的手笔,那么这部大投资的京城人在纽约在影响力上应该不会比前两部差。

    说让主演们红遍大江南北并不夸张,林子轩的名字就是一种保障,就连姜闻都没有反驳。

    以姜闻华国一线男演员的身份,并不需要林子轩来捧,不过若是以知名度来讲,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姜闻还是比不上葛尤被人熟识。

    在这个年代,电影观众的数量没办法和电视观众相比。

    电视剧演员不管怎么着,都能在老百姓眼前混个脸熟,看着亲切,电影演员的地位高一点,给老百姓的感觉距离比较远。

    “行,到时候还要林总多帮衬。”王箕爽快道。

    “王姐又拿我开涮呢,我这个林总过几天就要卸任了。”林子轩郁闷道,“人家当总裁舒舒服服,我就是个跑腿的命。”

    “你这事做的挺好,我在美国这几年也没想过把国内的电视节目引进来,就是想到了也不敢做,以美国华语电视台的规模,风险太大了。”王箕感慨道,“能想到,还能做成,就不简单。”

    “那是凑巧赶上了,侥幸成了。”林子轩谦虚道。

    几天后,严晓颦也离开了。

    她是因为丈夫在美国留学,才过来陪读,现在丈夫有了工作,她在新泽西州的一家华语电视台做主持人,生活上还算可以。

    严晓颦在剧组里相当低调,演戏也很正统,演出来给人的感觉很淡,没有爆力和激情。

    姜闻刚开始写了严晓颦,担心以他的状态会不会导致表演失衡,作为演对手戏的演员,如果一方的气耻强大,另一方接不下来,画面就会很难看。

    然而,他低估了严晓颦的抗压能力,这是一位遇强则强的演员。

    不仅挥稳定,还能跟上姜闻的节奏,表演的很有自己的特色,虽然清谈,却很有味道。

    京城人在纽约的最后一撤他们又回到了地下室,在纽约破产的王起明到机秤待一位从国内来美国淘金的好哥们。

    他把这哥们领到一间地下室,塞了5oo美金就不管了。

    冯晓刚自告奋勇的来演这个角色,而且表演的非常自然和投入,他看着姜闻离开的背影,开始翻着花样的破口大骂。

    “我终于能痛痛快快的骂姜闻一顿了,虽然是在电视剧里,心里也觉得痛快。”冯晓刚私下里和林子轩这么说道。

    这就是他要演这个角色的原因。

    在拍摄的过程中,姜闻没少给冯晓刚找麻烦,冯晓刚什么脾气啊,早就憋着一口气呢,只是为了能顺利的拍完,一直没有泄出来。

    这一下子,骂的痛快了,浑身舒坦了,晚上也能睡个好觉了。

    至此,这部电视剧就算是拍摄完成了。

    由于最后大家勤俭节约,废寝忘食的赶进度,除了回国的路费,拍摄资金还有一点结余。

    林子轩觉得剧组成员太辛苦,应该放松一下,到处玩玩,好不容易来趟美国,不能光在纽约呆着,其他地方也要逛逛。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

    有人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