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岁约阿希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9章 奇异的平行线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斯坦丁”号的确认电报。英格诺尔遂同夏树一同下到绘图室。这个没有舷窗的舱室不分昼夜地开着灯,而且有备用发电机随时供电。在航海图上,军官们标注了己方舰队的最新动向,夏树拿起尺子比划了几下,正欲开口,突闻有人在喊“右舷海面有交火”。所有人迅速回到舰桥,这时,他们已能够听到从远处传来的隆隆炮声。

    “是否收到灯码或无线电报告?”夏树急问。

    因为戈德上尉刚刚也跟着去了绘图室,代替戈德上尉值守在电话旁的达索夫少尉正声答道:“目前尚未收到任何讯息,殿下!”

    夏树略作思考,直接下令道:“通知第2战列舰队增速至14节,此前的转向命令继续执行。”

    “也让希佩尔舰队加速向我们靠拢吧!”英格诺尔以补充意见的姿态吩咐说。对于舰队参谋长的“越俎代庖”,这位舰队司令的反应渐渐从惊愕转变为默许,甚至开始配合。或许以他的理解,除了这位天赋才华的约阿希姆王子,没有任何人可以让德皇威廉二世签署舰队进攻命令,因为他把德国海军视为“皇冠上的璀璨宝石”,既害怕它们在海战中出现损失,也不相信自己的海军将领有那个能力击败英国舰队。尽管没有任何书面或口头的授权,但可以设想,此时若让威廉二世亲自定夺,他必会让智谋出众的约阿希姆王子执掌帅印,而令英格诺尔等人从旁辅佐。

    夏树朝戈德上尉点了点头,后者旋即将指令一字不差地传达了下去。

    不多时,右舷海面出现的明亮的灯码信号,那显然是用探照灯而非普通信号灯发出的,其传播距离更远且易于辨认,也是舰队通讯的常用手段之一。战斗舰桥里的军官们几乎可以直接用肉眼读出这段灯码:本舰遭到英国战列舰队攻击,距离8000米,单线战列向西北方航行,数量超过10艘,k。

    k-是一艘德国大型鱼雷艇的战术编号,首字母是建造船厂的代号,k代表但泽的弗里德里希皇家船舶造修厂,意味着它是该船厂建造的第艘大型鱼雷艇。因此,夏树比身旁的任何一名军官都清楚它的规格与性能。它属于1911年级大型鱼雷艇,虽然不是在夏树的亲自主持下设计定型,受其设计思路的影响,该级鱼雷艇重视适航性能的改善和续航力的提升,并且配备了新式的4英寸舰炮、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和定制的舰用轻型装甲,性能较为均衡,整体实力均较先前的1898、1906级有较大的增强。不过,人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指望一艘700吨级的舰艇同敌方的战列舰队抗衡。不多时,右舷海面的灯码信号戈然而止,再也没有出现,又过了一会儿,闪动的炮焰也从海面上消失了。

    少顷,射击指挥室报来距离读数:“灯码信号的发出点距离我们约12000米。”

    由此算来,k-观察到的敌方战列舰队距离“腓特烈大帝”号只有20000米左右,较先前“斯坦丁”号的侦察数字少了2000米,双方已在彼此主炮的最大射程之内,可因为是没有月光的夜晚,光学设备难以对远程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在这样的距离开火除了提醒对方自己的存在和实力,几乎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想到这些,夏树当机立断:“各舰全舵右转3个罗经点。”

    转向命令迅速由通信兵操纵信号灯发送出去,此时战列舰群编成阶梯形战列,各舰嘹望员均能直接观察到旗舰发出的灯码信号。霎时间,满舵右转的口令在一艘艘万吨级战舰上传递,最终驱使偌大的舵桨以其最大角度偏转。由于舰体线型和动力性能各不相同,转向半径存在实际差异,庞大的战列队形并不能达到非常精确的程度。在14艘无畏舰当中,同级战舰之间的机动最为协调,而在全体主力舰完成转向之后,阶梯战列的宽度拉大到了近2000米,也就是说,如果各舰攻击位于一条平行线上的目标,尾舰“波森”号的射击距离要比旗舰“腓特烈大帝”号远2000米,或者理解为“波森”号要比“腓特烈大帝”号晚一步进入战场。当然,出于相同的技术原因,敌方舰队的战列队形也是存在一定位置偏差的,而不是像用直尺画出的图形那样精确。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