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岁约阿希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8章 重刃相搏(上)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向舵手吼道:右满舵!

    “腓特烈大帝”号的正牌舵手有着金刚一般魁梧健硕的身材,一双厚实的大手在海军足球联赛中救险无数,他一边在口中回应着“满舵右转”,一边飞快地转动舵盘,而这艘满载吨位接近3万吨的大战舰就像是头发飙的非洲野象,以无比生猛的姿态猛转方向,舰桥随着舰身向右摆去,海浪的波助澜使得人们几乎站不住脚,更得担心它因为摇摆幅度超过设计最大值而发生倾覆。这个时候,凯撒级战列舰的总设计师兼当时的德国海军造舰总监此刻以舰队参谋长身份掌控局面的夏树,也许是在场众人中唯一一个心里有底的人。他很清楚,自己设计的战舰只有在横摆幅度超过60度时才会有直接倾覆的危险。至于大角度横摆对舰上设备设施及人员物资的不利影响,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置于次要地位。

    不同于战舰设计者的泰然,战舰的使用者们此刻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祷。好在舰体很快向左回摆,人们的担心也即从战舰倾覆转到双方可能发生的碰撞上来。

    因为机动力相差无多,“腓特烈大帝”号紧随对手完成转向,这时两舰从平行相向变成了迎面相向,尽管双方的纵线并不处在一条精确的直线上,只要操舵者愿意,它们将以超过35节的相对航速来一场惊天动地的正面对撞。

    处在“腓特烈大帝”号身后的“凯撒”号显然对己方旗舰的突然举动毫无准备,它的前部主炮完成装填准备开火,炮长们冷不丁发现一个磅礴的黑影出现在辅助瞄准镜中,连忙喝令炮手们暂停射击,而因为角度的关系,它的后部主炮未受阻碍而正常开火,炮弹几乎擦着“腓特烈大帝”号舰艏飞过,两艘战舰上的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从“凯撒”号后部主炮射出的4发12英寸穿甲弹,有3发偏失了目标,还有1发不偏不倚地落在英国战列舰尾部,在螺旋桨卷起的浪花中爆炸,看起来最多对舰体构成近失伤害,实际破坏却比任何一枚近失弹都要严重部分失灵的方向舵只能在左2度至右5度的范围内偏转,战舰的机动能力大打折扣!

    “腓特烈大帝”和“本邦”这两艘距离迅速拉近的战列舰上,硕大的主炮塔都在转动,谁能够抢先将炮口瞄准对方,谁就有机会触摸到制胜之机,而如此局面或许是英国设计师们未曾料想到的:铁公爵级的双联装13。5英寸炮塔重达670吨,对面的德国战舰使用的是双联装12英寸炮,其主炮塔在拥有同等防护能力的情况下全重为600吨,如若电机功率相等,更轻的炮塔理应拥有更快的回转速度,实际上,德国无畏舰在损管控制、装甲和机械方面均有他们的独到之处,这两艘战舰主炮塔的回转速度是“本邦”号3。5度每秒,“腓特烈大帝”号技术手册上所列数据为4度每秒,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军官和炮手们都发现它的实际速度略高于此,有人做过实验,主炮塔从正对左舷转到右舷只需要40秒时间,也即4。5度每秒。

    主炮拼命转向的时候,两艘战舰的副炮炮手便急不可待地开火了,而且双方各有4门6英寸炮(德国战列舰副炮是5。9英寸口径)拥有射击角度,尽管它们的口径远小于对方的舰桥装甲厚度(铁公爵11英寸,凯撒13。8英寸),可当穿甲弹打在舰桥外壁噔当作响时,人们的心顿时都悬了起来。

    片刻之后,“本邦”号两座前主炮塔的观瞄窗已能望见敌舰的后半部分,而与此同时,“腓特烈大帝”号的两座双联装主炮锵锵对准了敌舰的舰桥!

    轰轰!轰轰!

    4座50倍径的12英寸主炮接连发出震天咆哮,在这种“枪口对脑门”的射击距离上,风浪的颠簸使得历来以精湛射术示人的德国主力舰仅仅获得了25%的射击命中率,但高手过招,一击足以致命。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