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兵在19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7 各取所需(上)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发展,其他的他们都还能接受。当然,如果图哈切夫斯基对骑兵更加尊重一点儿,斯大林就更加开心了。

    这么说吧,其实在陆军方面,李晓峰和如今的斯大林对图哈切夫斯基还能忍受,但是海军方面,李晓峰和斯大林那真心看不惯图哈切夫斯基了。

    作为一个大陆军主义者,图哈切夫斯基根本就将空军和海军看成是附庸。根本就不重视海军和空军。在小图看来海军就是吞金兽。空军就是陆军的飞行炮兵。认为这两个军种的建设应该紧紧围绕陆军展开,凡是对陆军没有太大帮助的,那是坚决抵制。

    这里面最苦逼的就是海军了,那个年月,一艘驱逐舰的建造费用几乎就能顶红军一个师,这种吞金方式对于财政紧张的苏联来说,真心是有点负担不起。一度的,图哈切夫斯基建议大幅削减海军预算。将部分主力舰退役以及省经费。

    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意见,黑海舰队的四艘无畏都该退役,波罗的海舰队的四艘战巡也别改装了,赶紧回炉炼钢,这些节省下来的军费留给陆军搞机械化吧!

    反正一度海军都想同图哈切夫斯基拼命了,如果不是海军在军委有坚定的支持者李晓峰,而陆军的机械化建设也离不开李晓峰的支持,那海军绝逼会非常的苦逼。

    实际上整个二十年代,红海军的大型战舰基本上就是家里蹲,出海相当的少。一度连正常的训练都没办法维持。

    好不容易进入了三十年代,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苏联的封锁被解除,财政也宽裕了,红海军觉得不能再让他们这么苦逼下去了,恢复正常训练,建造新的舰船自然而然要提到议事日程上去。

    而对于海军的要求,图哈切夫斯基的回应是——空潜快!他认为红海军没必要大搞建设,应该立足于近海防卫,而近海防卫空潜快就很合适嘛!当然,最主要是省钱!

    从他之前计划重点发展水下力量也能看出这一点,可是这一点跟李晓峰对海军的要求,甚至跟斯大林对海军的期望是相去甚远。李晓峰希望红海军今后是能够去大洋上争夺制海权的,光靠潜艇争个屁的制海权?顶峰时期的红海军潜艇少吗?依然还不是海耗子,只能配美帝在海上玩捉迷藏,这有什么用?

    自然的,李晓峰是要求建立大海军,不要说马上就开始大搞建设,但总不能只围着潜艇打转转吧?

    至于斯大林,也支持建造一只大海军,但他的出发点跟李晓峰有出入,因为从本质上说斯大林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希望有一只能够体现苏联国家地位的大海军出去挣面子。希望大造巡洋舰、战列舰,好让列强看看他的威风。

    所以在许可的范围内,斯大林也愿意给海军支持,如果能借此将海军拉到他的派系这边一起对抗托派,他就更加满意了。

    很显然,李晓峰和斯大林对海军的支持是有区别的,具体的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海军中的两个派系,李晓峰自然是航母派的,斯大林则代表了大舰巨炮派,至于潜艇派或者说近海防御派,那属于托派。

    之前三方斗得不可开交,总体而言,托派稍占上风,原因自然是经济紧张。而现在经济好转了,李晓峰和斯大林自然都不愿意继续忍耐,自然要抵制托派的近海防卫政策了。

    不过抵制归抵制,可是李晓峰和斯大林之间的分歧还是相当明显的,一个准备以航母为核心另一个围绕战列舰为核心,从本质上说双方尿不到一块。

    比如之前,在1930年,斯大林就建议海军应该上马新一代战列舰和巡洋舰,而李晓峰则要求上马新的航空母舰,为此双方寸步不让吵得不可开交,最后是两败俱伤,谁的要求都没有被通过。

    而这一次,双方的矛盾依然很尖锐,李晓峰坚决反对上马战列舰,认为以当前苏联的技术和财力都不足以建造新的战列舰,尤其是斯大林那边将战列舰的技术指标定得还不是一般的高,简直就是赶美超英,排水量是突破6万吨直奔7万吨,简直能吓死人。

    “海军没有大舰,没有主力舰坐镇像什么话?”斯大林却不以为然,还振振有词地说:“帝国主义国家的战列舰处于停滞期,这正是我们迎头赶上的大好机会!”

    李晓峰嘴角抽了抽,对于斯大林的话很是无语,理是这个理儿。问题是你这种搞法钱从哪里来。以海军能分到的那点儿造舰费用。造一两艘超级bb,那恐怕别的军舰在未来四五年一艘也别造了,难道你能靠一两艘超级bb包打天下?

    “经费是有限的,如果将所有的军费全部投入到战列舰项目,那其他的辅助性军舰怎么办?尤其是驱逐舰,我们的海岸线特别长,需要大量的驱逐舰去巡逻、去守护,而红海军的驱逐舰实在太老旧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急需更换!”

    李晓峰稍微一顿,很郑重地说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好高骛远,应该立足于实际需求,尽快的更新红海军的驱逐舰!”

    斯大林挑了挑眉头,说心里话,对于驱逐舰这种小东西他兴趣不大,他更喜欢那些能体现出海军气魄的大舰。但是,斯大林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