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兵在19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64 无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点,按照他们的说法,一旦红军的地面观测员或者空中的观测飞机发现皇军炮兵开始射击,很快从远方纵深射过来的重炮就会覆盖皇军的发射阵地。其火力之猛烈简直就是毁灭性的。

    鬼子也曾试图用反炮兵手段摧毁敌人的重炮,甚至不惜用大量的步兵作为诱饵,可是结果却让他们目瞪口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当密集冲击中的步兵被敌人的重炮轰成渣渣之后。根据弹道测算。发现敌人的重炮阵地位于20公里开外时,鬼子真心是无语了。

    这个射程实在是太丧心病狂了,这么对比一下大家就知道了,m109系列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大伙都应该熟悉,可这个m109系列从a1型一直到a3型使用普通榴弹时最大射程是多远?18公里而已!发射火箭增程榴弹也不过24公里。直到换了北约统一标准的39倍口径身管之后,发射远程全膛榴弹才达到24点几公里的水平,发射底排弹才达到30公里的水平。而后来m-46通过更新弹种,比如说使用低凹弹、底排弹或者火箭增程弹最大射程竟然能达到38公里!!

    这么说吧。八十年代以前的北约炮兵都拿m-46没太大办法,更别提三十年水准的日军了。对鬼子来说,红军的炮兵火力简直是对其赤果果的羞辱!

    当然,m-46性能很强大,但是并不完美,前面说过了,这是一门战斗全重接近九吨的大家伙,需要重型车辆才能牵引,而且阵地的布置以及进入和退出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炮兵来说真心是不好伺候。

    而且请注意。这是一门52倍口径的加农炮,超长身管虽然赋予了这门大炮吓人的射程。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该炮弹道是比较“平直”的,无法执行榴弹炮的任务。而这也是苏联用d-20152榴跟m-46配合使用的原因所在。而且该炮的弹丸重量跟152毫米级别的榴弹炮比还是有差距的,杀伤力并不足够。

    在哈拉哈河冲突结束之后,按照红军炮兵的实战要求,北方工业立刻开始了新一轮的改良,其重点就是减轻战斗全重,对于炮兵们来说,9吨的重量实在太大了!当然,其路子也是现成的,当年天朝就用m-46的炮身配d-74的炮架,轻松减重两吨。虽然这个年月还没有d-74122加,但是以某仙人的能力,山寨一个也不太为难。

    不过这里重点要说的不是火炮性能,因为哪怕红军没有“山寨”m-46,以历史上配属的火力也足以让日军吃不了兜着走。这里关注的重点是红军的炮击战术。

    当鬼子把夜战玩得越来越肆无忌惮之后,红军自然不能干瞪眼,也在积极的想办法,除了大量的在一线埋设反步兵地雷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火炮支援了。

    按照布柳赫尔的命令,红军参战部队开始按照建制细致的划分防区,并将第一线的支援火力直接分配到每个防区。也就是说,一旦某一点遭到了鬼子的袭击,只要一个电话,支援炮兵就开始用火力进行覆盖式攻击。

    那场面,乖乖,先是照明弹,紧接着就是杀爆弹像下雨一样落。猛烈地炮击驱散了鬼子的袭击之后,并不是马上就收手,而是由后方纵深的榴弹炮和加农炮开始轰击鬼子的出发阵地,进行惩罚式射击。

    其用意是很明确的,只要你敢偷袭,那老子就用绝对优势的火力打击还回去,你偷袭得越多,受到的炮火打击也就越猛烈。经常性的你就能看到,刚刚偷袭得手的鬼子撤退的半路就被一线支援火力炸了一个鸡飞狗跳,好容易逃回出发阵地,紧接着重炮的炮弹又落下来了。反正偷袭的那点儿战果分分钟就被抹平了,甚至还要亏本。

    而且随着红军的炮击越来越肆无忌惮,甚至当红军的空军也加入战斗,不断地扫射或者往鬼子的阵地抛射蝴蝶雷和各种定时炸弹之后,鬼子一线步兵的日子真心是生不如死。

    鬼子兵不能生火做饭,不能大声喧哗,甚至在红军优势的迫击炮、机枪火力面前露头都危险,甚至连上厕所都得小心又小心的时候。关东军的士气那真心是以肉眼能看见的速度狂跌。

    而且当红军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逐渐的了解了鬼子的战术,夜战能力在鬼子的陪练下蹭蹭的往上涨之后,鬼子的日子就是一天不如一天一时不如一时了。

    战斗到7月中旬时,哪怕南次郎一再的往前线增兵。但也丝毫不见打开局面的迹象。甚至投入的这些兵力仅仅能弥补前线伤亡的缺口。在阵地战的对射中。关东军实在不是红军的敌手。根本就是被动挨打。而且因为补给困难,鬼子们在前线那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南次郎也知道,继续打下去恐怕只有苦头吃,还是言和吧!

    于是乎,两国外交官又一次开始了嘴炮大战。不过和前一次相比,日本人的气焰低了不少。再也不敢要求什么重新划定边界,也不敢鼓吹什么满蒙一体要将外蒙古也并入伪满洲国了。鬼子觉得能维持战前的状态就很不错。

    问题是,这是鬼子的一厢情愿,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的红军凭嘛跟你维持战前状态?用现有军事分界线划定边界都算对你客气的。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