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兵在19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87 理解问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条红线。要求特里安达菲洛夫务必将战线稳定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一线,甚至还要提前一些,那就是要求必须守住明斯克、基辅,最好是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再丢失一寸国土了,当然,政治局也给与了一定的空间,其底线就是第聂伯河,规定必须将德军挡在第聂伯河以西地区。这一道红线让特里安达菲洛夫有些不高兴。按照他的想法,这种寸土必争的打法是最愚蠢的,以他在内战时期的经验看,想要以弱胜强以小胜多,就必须合理的利用苏联国土纵深大的有点,不拘泥于一城一池,广泛的调动敌人,最好是用漫长的战线分散敌人的优势兵力。而红军则利用战前已经基本建立好的机械化优势,快速高效的击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特里安达菲洛夫相信,只要执行这一套战术。必然可以将德军的战线撕碎,然后一口一口的将敌人吃掉。而现在。军委给他划定了一条红线,还规定他务必不能踩线。而且从这条红线的范围来说,空间根本就不够,并不能达到分散德军的目的。他尤其对政治局要求的寸步不让的要求相当的不满意,认为这简直就是傻瓜行为。不不管特里安达菲洛夫有多不满,这条命令他还就只能执行,甚至为了贯彻政治局的指示,他还必须违心的命令政委们做宣传鼓动工作,鼓励战士们浴血奋战保卫苏联的每一寸国土。当然,特里安达菲洛夫是不愿意执行这么呆板的要求的,而他又不能明着跟政治局唱反调,无奈之下,只好很隐晦的表达这一意图。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变通。是前线将领合理的规避上级不合理命令的一种办法,属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那么沙波什尼科夫和铁木辛哥为什么没有理解呢?哎,其实他们并不是不理解特里安达菲洛夫的苦心,而是不能这么传达命令。首先,特里安达菲洛夫的行为属于打擦边球,这种行为是相当危险的,一旦有个闪失,就很可能自取灭亡。万一下面的人以为这是特里安达菲洛夫默许他们继续撤退,一枪不放就退到了第聂伯河东岸,那乐子可就大了。反正沙波什尼科夫和铁木辛哥是不敢这么去赌的,也害怕担责任。毕竟他们没有特里安达菲洛夫的那么硬的后台,小特有李晓峰保着,那黑锅必然就得由他们背,这真心是伤不起。其次,沙波什尼科夫和铁木辛哥认为,就算退到了第聂伯河,这一段的空间还是太小了,根本换不来多少时间。万一德国人一口气就冲到了第聂伯河畔,根本不给你多少时间,这怎么办?要知道第二坦克集群的推进速度还是很快的,就这点距离完全不叫事儿。沙波什尼科夫和铁木辛哥很担心这种情况出现,一旦第聂伯河防线失守,德国人将飞快地推进到俄罗斯境内,那时候政治局能饶得了他们?这哥俩一合计,认为按照特里安达菲洛夫的方案来,风险太大了。还不如给罗科索夫斯基下死命令,就让第6集团军在莫济里死扛,能抗一天就算一天。哪怕最后扛不住崩盘了,那政治局也不能指责乌克兰方面军没有尽力,更不能说乌克兰方面军违背了政治局的指示。而且就算莫济里崩盘了,不是还有第聂伯河防线,还有第16集团军吗?再让他们顶上去,说不定真能将德军挡在第聂伯河对岸呢?基于这样的考虑,沙波什尼科夫和铁木辛哥才给罗科索夫斯基下达了死命令。看上去这两人似乎缺乏担当,很有一点没卵用的感觉。但话又说回来,以这二位当时的状态,恐怕也只能这么做。原因很简单,看看沙波什尼科夫此时是个什么状态?虽然他是乌克兰方面军的司令员,但说心里话,他并没有过硬的靠山,不管是托派还是列宁派他都靠不上,小肩膀自然是有点软。不光是靠山的问题,还必须看到,此前乌克兰方面军可是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让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占据了大半个乌克兰,还将基辅围得水泄不通。虽然这里面很大一部分责任都在图哈切夫斯基的瞎指挥。但图哈切夫斯基有靠山。还很过硬。而沙波什尼科夫是光杆,随便哪怕分担一点责任都能让沙波什尼科夫吃不了兜着走。他谨慎一点实在是太正常了。再看看铁木辛哥,这位比沙波什尼科夫还要跛腿,属于被打倒的斯大林集团余孽,政治上本来就是一塌糊涂,属于那种不出问题都能随便找出一堆问题处理掉的可怜虫,他选择明哲保身有错?说白了,担当这个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要么你能豁出去一条命,要么你得有天大的庇护伞。遗憾的是,这两条全世界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所以没担当才是正常。何适应这种没担当的状态,并且在这种极端不利的局面下大展拳脚干出一番事业,也就是庸人和牛人的区别。而罗科索夫斯基则属于后者,面对这种极端不利的条件,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在积极的开动脑筋想办法。何打破这些捆绑着他的锁链。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取有利的态势,就属于他首要的工作。罗科索夫斯基干得不错。他相当清楚,傻乎乎一门心思去死守,那绝对连骨头渣都不会剩,但他又不能放弃莫济里后撤,所以他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将手头的部队一分为二重新编组,将缺乏机动能力的步兵丢在了莫济里和卡林科维奇打巷战。而将最精锐的装甲部队(除去那一部分基本无用的t-26)抽调出来,放在了卡林科维奇之后休整备战。只能依托城市消耗掉敌人装甲部队的势头,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小规模反击作战打乱敌人的节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