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兵在19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98 新动向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群发动了猛烈的轰炸。用古德里安参谋长的话说:“这是战争爆发以来,我军遭受过的最猛烈的空袭,疯狂的北极熊仿佛要将一切都炸成碎片,在持续一整天的高强度轰炸中,我军不光遭受了惨重的人员损失,物资更是受创严重。不管是燃油、弹药还是食品和药品都降低了最低限度,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海因茨(古德里安)还是命令我们继续进攻……”

    古德里安很清楚,这次猛烈的轰炸就是冲着他的物资去的,红军将75%的空中力量投入了对第二坦克集群物资仓库和交通线路的打击。仅仅只有25%投入战场支援,这目的还不明确吗?

    但是古德里安也是一个固执的人,他看穿了罗科索夫斯基的企图。某人越是要逼他停下,他就越是要迎难而上。古德里安坚信,只要他继续猛攻敌人将比他崩溃得更早。

    情况就变得有趣了,两个同样天才也同样固执的人撞在了一起,这两人都认为发现了对方的弱点,也认为只要狠狠地冲着敌人的弱点打,就能赢得胜利。两个人都拒绝改变,直接导致了战场环境变得异常的恶劣。

    在接下来的一天中,不管是红军还是德军都感到精疲力尽。如果不是双方的上级嘶声力竭的打气加油以及督战队严格的执行战场纪律,恐怕双方士兵早就同时撂挑子了。

    不光是士兵撑不住,实际上连古德里安和罗科索夫斯基两人也耗尽了心血。古德里安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俄国人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了我对极限的认知,这些家伙已经完全不是一战中我所认识的那些粗鲁、散漫和愚昧的灰色牲口了。不得不承认布尔什维克将他们改造得很好,让他们成为了一群十分难以对付的麻烦制造者……当然,我依然充满了信心,毕竟我的士兵更加的精锐,如果没有战场上那些意外的因素,我早已结束了战斗。而现在我依然坚信,胜利只可能属于我!”

    罗科索夫斯基同样的也评论了德国士兵一番:“这是一群训练有素斗志昂扬的纳粹匪徒。法西斯主义让他们变得狂热,在物资缺乏的条件下依然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如果所有的德国鬼子都有这么难对付,那卫国战争将会变得十分的漫长和艰巨……不过我依然充满了信心。敌人的攻势绝对不可能无限制的维持下去,他们也会累,哪怕他们不曾感觉到累,没有了弹药一样是白搭……每一天我都在计算着德国佬的消耗,第一天野炮和迫击炮几乎没有停歇过,而第二天,野炮就只能断断续续的开火,而今天迫击炮开火也变得更加谨慎了,很显然敌人的弹药已经非常紧张了。我所需要的考虑的就是怎么样将敌人的弹药更快的消耗掉!”

    在这一天,罗科索夫斯基再次命令莫济里的红军渡河袭击敌人。而且攻击的时间竟然选择在白天,最重要的是。他下达的命令是:“尽量把声势搞大一点!”

    之所以这么命令,完全是因为罗科索夫斯基并不指望用侧袭击败对手,莫济里的部队需要做的就是多消耗一点德军的弹药而已。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无赖手段,古德里安也是哭笑不得,但是他也只能见招拆招,总不能不管敌人吧?不过如果要管,那后果也是十分明确的,必然给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弹药供给增加额外的负担。而且罗科索夫斯基还很无耻的在夜间发动了一*的“夜袭”,当然,这种所谓的“夜袭”基本上属于雷声大雨点小,就是为了消耗德军的弹药储备去的。

    如此这般又拉锯了一整天,德国人终于是罢工了,他们拒绝继续发动攻击,除非能提供给足够的弹药。面对这种蛋疼的局面,古德里安也是无奈的叹气,他知道敌人的阴谋得逞了,他不得不停下攻击的步伐,等待后方运送足够的物资。也就是说这一回合他输了!

    不过古德里安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并不是技不如人,而是输在了薄弱的后勤补给上。并且他依然认为自己还有机会,只要他有针对性的解决了补给问题,那么碾碎面前的俄国佬根本就不是一个大问题。

    古德里安一边命令部队停下来休整并巩固阵地,防止好不容易占领的阵地被苏军多回去;另一面他也在积极地思考对策,寻找一个条更好的击败对手的办法。

    且不提古德里安的动作,罗科索夫斯基这里是长吁了口气,实际上在最后一天时,他的部队也已经达到了极限,如果德军还能维持前一天的攻击势头,那么败下阵来的绝对是他。

    所以对于能获得第一回合交锋的胜利,罗科索夫斯基仅仅表示了谨慎的高兴。与此同时,他更多的在考虑下一回合该怎么打。继续上一回合的打法恐怕是不现实了,德国人已经看穿了他的计划。也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并且他制造的“四十公里防线”已经被穿了个七七八八。再也没有更多的纵深可以挥霍了!

    罗科索夫斯基知道他必须要调整了,鉴于离二十天的期限还有一段时间,而又没有了后退的余地,摆在他面前只有一条路死守!

    所以罗科索夫斯基很快从那“四十公里”防线上抽调部队,仅仅留下少许部队在“防线”上骚扰敌人,主力退回到卡林科维奇城区依托三道真正能连起来的防线阻击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