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兵在19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62 关于坦克的讨论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克的厉害。他们对德国坦克的印象还停留在闪击法国时的交手上。那时候的德国坦克最厉害的不是技术性能,而是一干战术天才的指挥。

    在英国人看来,德国坦克的质量也就是那么回事,面对本国的丘吉尔都没有优势,所以没必要太担心。

    英国人的反应很安逸,但俄国人的反应就完全不一样了。战场上缴获的黑豹立刻就被打包装车不分昼夜的运回了车里雅宾斯克的坦克试验场。在那里,苏联最好的技术专家立刻对黑豹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和实弹射击。

    这场测试由装甲兵总监费得连科大将亲自挂帅,调查委员会亲自检测了俘获的三辆黑豹,并考察了战场上被击毁的另外7辆黑豹,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实弹测试则由科兹洛夫高级技术中尉亲自操纵t-34-76进行。

    在这次实弹射击中,科兹洛夫在100米的距离上向一辆行走装置被摧毁的黑豹正面车体发射了30发穿甲弹,其中,首上装甲20发。结果无一例外全数跳弹,无一贯穿。首下装甲10发,仅仅在原本就被摧毁的主动轮附近造成一处贯穿,令包括费得连科大将在内的调查委员会无不震惊!

    最后委员会得出了摧毁黑豹的方法:5毫米反坦克枪在100米距离内。射击黑豹坦克底盘侧面的垂直装甲;45毫米火炮发射超硬合金弹头高速穿甲弹,射击除车体正面以外部分的装甲;76毫米火炮发射穿甲弹,射击除车体正面以外的装甲,85毫米高射炮发射穿甲弹,射击坦克正面以外的装甲。

    这么说吧。委员会认为红军现有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发射现有的穿甲弹根本无法击穿黑豹的正面。想要搞定黑豹,只能射击黑豹的侧面和后面。

    说实话,这一结论震惊了军委,因为按照这份报告,一旦德军大规模的生产黑豹坦克,那红军办法不多,除了装备100毫米滑膛炮的t-54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摧毁黑豹,其余的坦克就只有送菜的份。

    也就是说,红军的反坦克能力必须马上提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份报告李晓峰也看到了。不过他对这份报告的评价却不是太高,费得连科的调查委员会还是给装甲兵留了面子。因为他仅仅向军委反映了黑豹的防御力,而没有反映黑豹的攻击力。

    如果费得连科将kk42l7075毫米坦克炮的实弹射击数据给军委看看,那就不仅仅是震惊了!而这位费得连科大将之所以没这么做,原因非常简单,维护本军种的利益而已。

    因为kk42l7075毫米坦克炮打t-34数据实在是太不太好看了)。这么说吧,kk42l70完全可以在1000到1500米的距离上摧毁t-34-76。尤其是t-34-76车体正面那个硕大的驾驶员出入舱口和车体机枪防盾,那就是阿喀琉斯之踵,只要中弹那必然玩完。

    那位那位装甲兵总监为什么不提这个话题呢?原因非常简单,说不得。此时。军委已经被黑豹的技术性能给惊讶了,有想法立刻改进现有的坦克。而之前装甲兵总监可是对改进现有坦克兴趣缺缺,认为红军装甲兵在战场上的优势较大,完全不需要改进。所以黑豹的出现让装甲兵总监局是很尴尬的。

    此时如果让军委知道。在黑豹强大的火力面前t-34不堪一击,那乐子可就大了,军委恐怕会认为t-34已经没有价值了,应该换一种更好的坦克来对付黑豹。

    那这种更好的坦克是什么呢?是t-54,也可以是t-54的缩小版t-35。毕竟在之前的战斗中,t-54表现出了无以伦比的优越性能。几乎是单方面的虐杀黑豹。直接用t-54一统天下无疑是个很有诱惑力的想法。

    而t-35的性能虽然跟t-34相差无几,但是t-35的模板更好,而且北方工业已经在几个月之前就开始t-35的改进计划。此时改进版的t-35a已经小规模的进入红军服役,是此次作战中红军中另一种能在正常交战距离上抗住黑豹雷霆一击并击败对手的坦克。而此时的t-34是个什么状态?还是老样子,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改进。

    如果让军委的领导们知道了这一点,那他们会怎么选择?恐怕没有人愿意在t-34上浪费精力,直接量产t-35停产t-34吧!

    这让装甲兵总监局会很难堪,也让总参谋部很没面子,要知道,在几个月之前,图哈切夫斯基可是要求停产t-35集中全力生产t-34的。幸亏当时李晓峰抵制了这个建议,保留下了t-35,否则现在红军装甲兵就要倒霉了。

    不过就算如此,装甲兵总监局还是很尴尬。所以在这个当口,干脆就不提黑豹的火力过于强大,只谈黑豹的装甲问题。顶多就是在决定了改进t-34之后,在加强火力的同时再增强防御。

    应该说装甲兵总局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却不一定行得通,谁让李晓峰是穿越来的,很清楚黑豹以及后来的虎王火力有多恐怖。所以在审阅装甲兵总监局的报告之后,他立刻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据t-34跟黑豹的交换比很难看?”

    费得连科有些尴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