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兵在19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89 谈话(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真让他不好说什么。良久之后,导师大人才说道:“信任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不过他还没说完,李晓峰就打断道:“那就先请英美展现诚意,毕竟我们正承受着轴心国最大的压力,没道理让压力大的先展现诚意吧?如果他们真的有心同苏联一起击败轴心国,那就请做在前面,让我们看到所谓的诚意!”

    列宁要说的话自然是说不出口了。而且他也看出来了。某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是无比的顽固,难怪托洛茨基拿某人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那就先恢复贸易谈判吧!”列宁建议道。

    这个李晓峰还真没办法阻止,但是他也有话说:“恢复贸易谈判可以,但既然要谈判那就得先把底线画出来吧?我认为美国和英国恢复对我国供应铝土矿、航空铝材、发动机以及粮食和机床是必须争取的,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那这所谓的贸易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列宁在心中又叹了口气,很显然某人已经把所有的漏洞都堵上了,如果不答应这些条件。某人绝对会死不松口。想了想,列宁觉得也只能答应下来,否则这个问题就真的没办法继续谈了。

    “这些条件是不是太苛刻了一点?”托洛茨基问道。

    “如果你不能答应这些底线,那这个事就没办法谈了!”列宁平静地回答道。

    说实话,导师大人其实也不太想参合这个事儿,就像他最开始跟李晓峰所说的,他欣赏有原则性的同志。之前英美确实有些霸道了,这让他也是很不爽的。可是经不住老托软磨硬泡,而且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这么做也确实有利。所以他才答应下来。

    列宁唯一估计错误的,就是低估了某仙人的难缠。随着某人的成长,其已经完全具备了对他这个导师说不的能力。这让列宁是既欣慰又有些失落。

    托洛茨基看了看列宁的表情,知道这已经是导师大人的极限了,他也不好再强求什么,而且一直都是他在欠列宁人情,自然是没办法继续张嘴了。

    很快李晓峰的要求就摆在了丘吉尔和罗斯福的案头上,丘吉尔还好,但是罗斯福却有些为难了。立志于要将美国变成世界性大国的他,很清楚平衡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现在的苏联已经过于强大了,如果再给苏联想要的一切,那简直就是养虎为患。尤其是苏联提出要的精密机床,这个他是真心不想给。

    良久之后,他建议道:“我国也在做战争准备,此时此刻实在没有多余的能力为苏联生产精密机床。这样吧,我国可以承诺,苏联所需要的精密零件我国将优先加工,如何?”

    说白了,这还是不愿意授人以渔,担心苏联利用美国机床再次升级工业能力。丘吉尔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但是李晓峰却很不爽,他立刻宣布暂停谈判。

    “这个家伙实在太难缠了,”丘吉尔感慨了一句,一番沉思之后,他向罗斯福建议道:“实在不行,只能对苏联开放部分精密机床设备,反正以他们的学习能力,消化技术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再次进步,从而始终领先。”

    不过罗斯福却不满意这个建议,因为对美国来说,并不需要苏联的产品,美国现在所做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在支援英国,因为你们英国人我们就要付出这些代价,这也太沉重了吧?怎么说也得让我捞点好处不是!

    这下丘吉尔就郁闷了,因为他还真不知道该给美国人什么好处。为什么这么说呢?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必须搞清楚一点,那就是当时世界上工业技术的最高端掌握在哪些国家手里。

    我们从历史教科书上的印象似乎觉得美国和德国是很牛逼的,一般提起美国的工业能力那都得用惊人来形容,一般说道这一点是会说美国在二战生产了多少军舰、多少飞机、坦克和大炮,末了还得补充一句:“没有美国这个民 主国家兵工厂,苏联和英国都得完蛋。”

    至于德国,更是有大票人惊呆其在二战末期搞了多少黑科技,反正普通人会认为这两家是最牛逼的。但是,为什么要说但是呢?因为这个但是很重要,很多人都忽略了英国的存在,都认为英国在二战中没有多少拿得出的东西。

    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英国的武器在二战中确实乏善可陈,但是武器不好并不代表技术不行。二战中英国武器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问题。这么说吧,因为窘迫的经济状况。直接导致英国没有能力像美国那么去爆装备。也不能像德国那样玩命的发展黑科技。他只能用比较经济的方式满足战争的需求。

    这么说吧,在工业能力的最尖端上,当时的英国确实比美国强,举个简单的例子,p51的发动机,如果不是罗罗的梅林发动机,p51还是p51吗?

    不光是发动机,考验金属加工能力的坦克炮上。英国也超出美国一大截,英国的17磅坦克炮比美国同口径的76强一截,甚至比黑豹的kk40都要给力。至于英国20磅坦克炮,比美国的90毫米坦克炮更是强的没话说,而且这门牛逼的20磅坦克炮还是后来大名鼎鼎的l7 105坦克炮的亲爹。而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