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兵在19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04 夜战(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将不堪设想!所以他是用无线电不断地呼叫科科林中校,希望中校同志赶紧做决定。但是让尤里西奇郁闷的是,无论他怎么大呼小叫科科林中校都毫无反应(摩尔曼斯克号在那时忙着跟旗舰基辅号联络,顾不上应尤里西奇),着急上火的尤里西奇无奈之下只能决定自己单干了。

    “给我接尊贵号布尔基奇同志,后面是敌人很明显了,我准备抢先攻击,决不能让他们占据有利阵位什么,你还要等待命令,该死的!”

    很显然,跟果断的尤里西奇相比,布尔基奇就没有那么果断了。他属于典型的红军军官,习惯于等待上级的命令,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突事件的能力。

    对于果敢号来说,情况就有些不妙了。科科林那边没反应,布尔基奇又没卵.子,单独一舰迎战成群的敌人可不是一个好选择。不过尤里西奇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会做到底。

    “射鱼雷,我知道这么远的距离可能打不中,但我就是要让敌人知道。我们射了鱼雷!”尤里西奇后来忆道。

    很显然,尤里西奇的想法是朝着日舰可能占据的阵位射鱼雷,迫使敌人不能占据那个位置,顺带着能打乱一下敌人的节奏,这可以为友舰争取更多的时间。

    作为一款防空型驱逐舰,果敢号只有一座五联装鱼雷射管,可以射红海军的5339鱼雷(53代表口径533毫米,39是研制的年份),这种蒸汽瓦斯鱼雷性能还凑合,51节时最大射程是4ooo米。39节时最大射程是8ooo米,34节时最大射程1oooo米。

    当时,日舰和果敢号的距离在75oo米左右,按道理说他应该选择39节航这一档。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尤里西奇选择的是34节这一档。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

    按照常规的理念,在有效射程内自然是度越快越好,那样留给敌人的反应时间就少,容易击中目标。而现在尤里西奇却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这不是瞎搞吗?

    请注意,这并不是瞎搞。而是有原因的,原因在于最新型的5339鱼雷安装了一套比较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请注意,我说的是自动控制系统,而不是自导系统。虽然声导鱼雷很快就要投入战场了。但当时的苏联真没有!

    这种所谓的自动控制是什么意思呢?简单介绍一下吧,一般的直航鱼雷攻击目标的方式很简单,设定好航和深度以及离散角,射后直接奔着目标冲过去,击中了算运气好,打不中也正常。

    但是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鱼雷攻击模式跟普通的直航鱼雷不同。普通直航雷就是一锤子买卖,打不中就歇菜。但是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鱼雷却可是设定折返点所谓的折返点就是这枚鱼雷航行到规定的路程时就开始转向(角度可控,可以是原路折返,也可以是其他的角度,就看射之前怎么设定了)。这种带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鱼雷在第一次攻击没有击中目标之后,就会按照射前设定的折返角度转身动对目标的第二次攻击。甚至如果控制系统够先进鱼雷的航程也够大,还可以设定多个折返点,让鱼雷多几次攻击机会。

    这样的鱼雷无疑比一锤子买卖的直航雷高大上了不少,在二战中也属于黑科技之类的玩意,比如德国人在g7系列鱼雷中就应用了这方面的技术(也就是所谓的fat和露t系统)。通过射前的设定,这种鱼雷可以在走z字形多次攻击目标(主要用来攻击船队)。而且和后面的声导鱼雷相比,自控鱼雷技术要求低很多,在二战后德国的黑科技就被战胜国瓜分了,苏联也用来改进了当时其主力鱼雷5339,后来出口了相关技术给土.共,土.共的鱼1(5339的复刻版)也有这样的能力。

    当然,这个时空有某仙人在,这种不算黑科技的黑科技自然是能早点用就早点用,所以5339鱼雷定型之初就有了自控装置,可以在海面上越快的穿越了。

    所以尤里西奇的选择就很合理了,现在只有他一条驱逐舰起攻击,而且一波也就是五枚鱼雷。五枚鱼雷攻击一个目标都实属凑合,为了给敌人多找点麻烦,就需要这五枚鱼雷多在海面上走几圈了。所以选择一个较低的航,但是获得最大射程就很有必要了。

    不过实话实说,苏联的蒸汽瓦斯鱼雷航迹还是比较明显的,攻击隐蔽性比较差,而日本人又专门点了夜战技能,所以现这批鱼雷问题并不是特别大。

    简单介绍一下蒸汽瓦斯鱼雷吧,因为很多同志总是望文生义,以为这是一种以蒸汽瓦斯作为燃料的鱼雷。啧,只能说这真心是错得离谱。

    从头说起吧,最早的鱼雷其动力是压缩空气。这种鱼雷也叫冷机鱼雷,也就是说这种鱼雷的动力就是靠压缩空气驱动螺旋桨,当气瓶里的压缩空气消耗完了,鱼雷也就停了。所以早期鱼雷的射程相当的可怜(几百米)。这种鱼雷实际上只利用了工质的位能。

    后来。工程师将压缩空气和燃料(通常是酒精或者煤油)充入燃烧室燃烧,再用高温气体去驱动动机做功,这就是所谓热动力鱼雷。

    热动力鱼雷虽然航和射程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燃气的温度相当的高,容易损坏动机或者燃烧室。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