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兵在19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23 历史的教训(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叫可惜。

    而且在李晓峰看来,全面否定原有的路线和道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苏联过去二十年的经验说明原来那条路在某些情况下还是有用的,至少帮助苏联完成了部分原始积累。现在将其否定,老百姓都不一定买账。

    怎么样在不动摇本身的基础上完成改革,这就是学问了。那么历史上有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吗?****那一套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功利主义的态度肯定是有问题的,说是物质和精神两手都要硬,实际上是一切向钱看。结果是动摇了党的基础,等发现问题的时候抓思想建设,顶多算亡羊补牢,至于晚不晚那只有时间才能证明。

    可能有同志要说了,那一开始就抓思想建设不就行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思想建设哪怕是华夏改革之后也是年年讲月月谈,嘴炮就没停过。但是在资本的冲击下,效果如何?

    这个世界上圣人总是少数,面对诱惑的时候,能有几个人不动心?思想建设的嘴炮是屁用没有的。仅仅靠几句空话就让人广大党员干部抵制糖衣炮弹,不能不说太天真了。人类历史上出了几个包公几个海瑞?

    还有同志说制度建设,靠制度来约束。提法倒是不错,问题是制度这个东西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而且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只要是人类制定的游戏规则,就总能找到漏洞。更何况制度这个东西,总归要人去执行。

    没有能落实制度的人,再好的制度也是三胖家的所谓民主,三哥家的所谓人权。那么究竟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还是看历史教训吧。

    圣保罗的宗教改革成功了,基督教以其不可思议的包容性在罗马帝国蔓延。从最初的异端邪教变成一统天下的国教。应该说这恐怕连圣保罗本人都没有想到。

    那么基督教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呢?实话实说这个宗教的教义是有硬伤的,什么硬伤?就是耶稣的地位。

    按照圣保罗的说法耶稣是“人子”(也就是上帝的儿子),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的。从后来基督教主流教派的做法来看,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加强耶稣的神性,千万百计的抹除一切耶稣是人的证据。

    但是耶稣的降临实在有些莫名其妙。如果他是救世主,那就应该拯救世界,至少拯救当时过的很凄惨的犹太人。但是,我们看不到这一点。犹太人在耶稣诞生和殉道前后的生活并没有显著改善,反而还极大恶化了。

    按照基督教的说法,这一次耶稣降临是洗涤罪恶来的,也就是发个信号,告诉世人要侍奉他,只有侍奉他才能脱罪,才能在他第二次降临时通过最后的审判得以进入天堂。

    实话实说。这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按照犹太旧约的说法,弥赛亚降临就是开启最后审判的时候。如果耶稣是弥赛亚,那他第一次降临的时候,世界末日就将来临。死人将复活,然后一一接受审判,没有罪的上天堂,反之下地狱(是的,多提一句,不少同志以为按照三大一神教的教义。人死了就会上天堂或者下地狱,这是不对滴。正统的说法是,人死了是去不了天堂也下不了地狱的。只有到天启来临开始最后的审判之时,所有死去的人将复活,然后接受审判,那时候才能决定你最终将去哪。)。

    很显然,耶稣并没有应验这一切,对此新约的作者们必须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就没办法自圆其说了不是。而他们给出的说法是耶稣这一次降临是帮助世人洗涤罪恶的,也就是说在给大家伙一个机会,只要信基督一心向善,末日来临就能通过审判然后上天堂。

    然后圣保罗和基督的其他门徒还告诉世人,当耶稣第二次降临的时候,那就真是末日了,所以千万别犹豫,赶紧向主靠拢,这样才能得救。

    从基督教的教义看,上帝他老人家真仁慈,总是要给人类一个机会,当年发洪水灭世的时候,通知了义人诺亚。这一次又派自己的儿子在世间走一回,再发警告,再给机会。

    但是,这个解释实在是牵强。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的,圣子就是圣父,也就是说是上帝亲自降临人间给了人类福音和启示。但有人要问,至于这么麻烦吗?圣父何必变成圣子走这一遭?全能的圣父要洗涤人类的罪恶说不定弹弹手指就行了,要不然就像上次发洪水时再来个异象吓唬吓唬也挺不错,那效果比耶稣钉十字架好得多。

    所以在基督教早期,对于耶稣的神性是有争论的,认为耶稣不具备神性的教派不在少数。按照这些教派的理论,耶稣的身份是先知,是圣父的代言人。这样角色再结合他的殉道就合理得多了。

    比如说******教其实就尊奉耶稣是先知,是和穆罕穆德一个层次的。用穆罕穆德本人的说法,耶稣和他都是先知,都是来代替上帝(或者真主)传递福音和救世的。

    从客观的角度说。穆罕穆德的策略更加的高明,他向后退了一步,不说自己是神子或者什么救世主,因为这个牛皮很容易被拆穿。之前基督教已经玩了一把二次莅临的把戏。他再来一次效果就差得多了。

    他干脆宣布自己不具备神性,也不懂得什么神迹和神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