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兵在19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13 导弹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研发喷气式战略轰炸机而被老设计师断然拒绝之后,钢铁同志是勃然大怒,直接就给图波列夫踢到一边,任命当时刚刚48岁的米亚舍夫去搞这个项目。

    那时候的米亚舍夫基本没有什么建树,仅仅是二战期间以囚徒的身份在图波列夫手下工作过一段时间。不过斯大林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米亚舍夫虽然搞战略轰炸机一般,但是搞导弹却还是很有建树的。

    不过在1944年,当李晓峰命令拉沃契金和米亚舍夫去搞巡航导弹的时候,这两位确实显得不太乐意。拉沃契金还想在飞机上扳回一局,而米亚舍夫则想设计轰炸机。不过在当年的苏联设计人员只能跟着******的指挥棒走,不听中央首长的命令,你这是想要作死么!

    所以在1944年6月,拉沃契金和米亚舍夫是不情不愿的开始了巡航导弹的项目。说起来也是有意思,拉沃契金和米亚舍夫的巡航导弹方案相当的类似,都是两级导弹方案,第一级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助推器),第二级采用冲压发动机(巡航发动机)。

    其中拉沃契金的设计方案为350,或者叫v-350。整个导弹采用集束捆绑式助推器,助推器和弹体并列,两者长度也差不多。v-350的巡航级跟飞机的平面对称气动布局类似,由圆柱形弹体加上主弹翼和尾翼组成。巡航级弹体采用的发动机是邦达尔尤科设计局(okb-670)研制的rd-12u液体冲压发动机,这实际上是在rd-40型发动机上改进出来的。该冲压发动机采用头部激波锥多波系进气道,激波锥后就是直通式冲压燃烧室。

    跟喷气式发动机相比,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前省去了压气机。在圆管型进气管道和燃烧室周围是环形燃料箱,内装航空煤油,其重量占导弹总重量的70%,弹体自重只有22%,战斗部重8%。

    当冲压空气经过导弹头部进入进气道后,经进气道多次激波减速扩压后到达燃烧室,此时的流速已经下降到可以保证与燃料正常混合燃烧,得以形成稳定的高温燃气,最后经过喷管高速喷出,产生推力。

    v-350起飞时需要助推器,其两翼下各挂了一台s2.1100火箭发动机。这是伊萨耶夫设计局为后来大名鼎鼎的飞毛腿也就是r-11导弹研制的发动机。该发动机有四个并联喷管,采用煤油/硝酸双组元推进剂。

    v-350的战斗部在激波锥内,重量暂时保密(有惊喜),不过威力是相当的惊人。

    米亚舍夫设计局的t2导弹项目代号是s-40,也是助推器环绕弹体的集束捆绑结构。稍有不同的是,s-40有四个助推器,也是采用硝酸—煤油双组元推进剂。发动机由前面提到的格鲁什科设计,其实就是r-12导弹的rd-211发动机。只不过当年的rd-211发动机问题多多,一直到1950年都没有完全搞定。折腾到1952年时,米亚舍夫实在是受不了了,换用了格鲁什科设计的另一款rd-213发动机。

    至于s-40导弹的冲压发动机,也是邦达尔尤科设计局的产品,即rd-018a冲压发动机。

    说到这里,可能有同志就有疑问了,现在是1944年,搞了八年t2项目都没有结果吗?你还别说,李晓峰对此也是相当烦恼,因为原本按照他的想法,想要获得的就是一款射程300公里的战术导弹。可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不管是拉沃契金也好还是米亚舍夫也罢,都没有领会他的好意,给t2项目搞成了战略打击武器。

    这么说吧,拉沃契金的v-350导弹全长19米,总重量为96吨,可以携带一枚2.9吨重的弹头以三马赫的速度飞行8500公里。而米亚舍夫的s-40就更夸张了,总长度是24米,总重量为125吨,同样能够携带一枚三吨重弹头以三马赫的速度飞行一万公里。

    现在大家知道惊喜是什么了吧?反正李晓峰是被惊着了,搞了半天拉沃契金和米亚舍夫这是准备跟科罗廖夫叫板,你丫不是搞了射程8000公里以上的r-7导弹吗?那我们也要搞一个不逊于你的巡航导弹项目,咱们就比一比看看究竟谁的导弹更牛逼!

    当李晓峰发现了拉沃契金和米亚舍夫的搞法时,已经是1945年了,而此时他已经没有办法阻止这两个大而无当的项目了。因为斯维尔德洛夫对t2项目非常有兴趣,是大力的支持。李晓峰总不能冲上去直接抽小斯的脸吧。

    不过李晓峰也知道,这回t2项目恐怕是要被折腾黄了,因为就算v-350和s-40能够实现,其性能相对于r-7来说也没有太多的意义。这种冲压式巡航导弹飞行速度比弹道导弹慢,飞行高度又正好在战后第一代防空导弹(比如s-25)的打击范围内,而且技术复杂造价高昂,与其造他们还真不如造r-7。

    反正,李晓峰已经是下定了决心,一旦小斯退休了,他立刻就要砍掉这两个项目。以当时的技术能力搞这种高超音速战略巡航导弹实在是有点太超前。而且对于当时的苏联红军来说,这种武器也没有必要也用不起。

    所以,因为不能停止t2项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