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兵临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共抗曹军?

    “吴侯,前锋已抵达柴桑!”一名报信官上前躬身禀报。

    孙权缓缓点头,“传我的命令,命凌操率八千军攻打柴桑!”

    旁边周瑜大惊,连忙上前道:“吴侯,八千人攻城,人数偏少,最好两万人比较适合。”

    孙权负手冷冷道:“士气不振,三万人也攻不下柴桑,传出去,我孙权也是倚多取胜之辈,胜之不武,不要再多言。”

    周瑜不敢再劝,孙权又喝令道:“传我令下,第一个攻进柴桑者,赏金千两!”

    ......

    “咚!咚!咚!”

    巨大的战鼓声在江面上敲响,一艘艘大船在柴桑码头靠岸,一队队盔甲鲜明的士兵从战船中蜂拥而出,迅速在岸边集结。

    几十艘运载巨型攻城武器的大船也缓缓驶向码头,江面上,千余艘战船也开始在江面上集结,它们静静地停泊在江面上,桅杆如林,铺天盖地。

    战争迅速来临,就像一个不请自来的莽汉,冒然闯进了别人的家园,在有节奏的号子声中,数百根绳索拉拽着一座三丈高的巢车从大船上缓缓驶下,巢车底部装有巨大的木轮,行走缓慢,仿佛一头庞然怪兽。

    还有攻城云梯和不计其数的攻城梯,也正缓缓从大船上卸下,和上一次相比,江东这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八千士兵已列阵就绪,分为四个方阵,盔甲整齐,长矛如林,杀气冲天。

    就在这时,城头上的战鼓声也敲响了,轰隆隆的战鼓声响彻城头,鼓舞着每一个士兵的勇气,一架架投石机吱嘎嘎拉开,装上了巨石,蓄势待发。

    刘璟凝视着远处集结完成的八千江东士兵,他知道这是孙权的骄傲,不愿意用重兵攻城,他们甚至连船都不愿意下来,看他们的意愿,似乎准备在一个时辰内攻下柴桑。

    不过正是孙权的这一丝骄傲,给了柴桑守军一个机会。

    这时,江东军的战鼓声忽然变得高亢起来,这是进攻的命令,为首大将凌操战刀一指城头,厉声大喝:“进攻!”

    八千江东军如潮水般向城头涌来,中间夹杂着十部怪兽般的巢车和十架攻城云梯,每部巢车由三十头牛拉拽,吱吱嘎嘎向城墙进发。

    柴桑城北面的空地并不宽阔,宽只有两里,很快,潮水般的江东军进入了四百步内,刘璟目光紧紧盯住敌群,他毅然下达了命令,“发射!”

    二十五部投石机骤然发射,投石机经过改良,使用绞盘发力,这样,四十人便可以操纵一架投石机,一片嘭嘭的声响,二十五块重愈百斤的大石抛向天空,大石在空中翻滚,划出一道弧线,带着刺耳的啸声,迅猛无比地砸向敌群。

    江东士兵望着头顶上翻滚砸来的巨石,发一声,纷纷躲闪,‘轰!’的一声巨响,还是两名士兵被砸得粉身碎骨,沾满血肉的大石继续翻滚,一连砸翻十几人。

    二十五块巨石接二连三砸来,惨叫声、哀嚎声响彻战场,紧接着,第二轮投石机再次发射,长长的臂杆挥出,将百十斤重的巨石凌空抛出。

    数十块巨石在空中旋转,呼啸着砸向密集的人群,‘轰!’巨石砸下,在人群中翻滚,染红的尘土腾空而起,十几人被砸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接二连三的巨石砸进人群,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一片。

    天空中,一块块巨石在翻滚,呼啸着砸向地面,短短时间内,投石机便发动了四轮,一百多块巨石砸向敌群,造成一千余人的伤亡,但江东军并没有止步,他们冲进了弓箭百步射程内。

    城头千名守军同时放箭,箭如急雨,射向冲来的江东军人潮,江东军举盾相迎,三千弓弩手同时向城头放箭,城上城下迅速结成一张箭网。

    很快,城头上的守军被压制住了,如暴风骤雨般的箭矢使城头守军根本无法靠近城垛,不断有士兵中箭,惨叫着从城头上坠落。

    江东军迅速在护城河上铺设木板,这种木板厚达两寸,长两丈,宽五尺,两头有巨大的铁钉,用木锤砸下,便可牢牢钉死在地上,这是为攻城云梯和巢车做准备。

    凌操注视着城头,尽管他的军队死伤惨重,但他依然不为所动,这时,一名牙将上前低声道:“校尉,虽然东面城头地势险要无法攻城,但南面和西面城墙却可以进攻,而且城头上几乎都没有守军,我们为何只攻北面城头?”

    凌操摇了摇头,“你不懂吴侯的意思,吴侯并不是仅仅为夺城那么简单,他是要战胜刘璟,击溃刘璟,用血战的胜利来鼓舞士气。”

    凌操大喊道:“云梯和巢车推上,开始攻城!”

    十架云梯和十辆巢车开始缓缓向城头逼近,这时,城头上的投石机依然在发射,只是它们的目标已经转向云梯和巢车。

    一根根长长的臂杆轮番抛出,数十块巨石砸向缓缓驶来的庞然大物。

    ‘咔嚓!’一座云梯被砸中,云梯折断成数截,云梯上攀附的十几人纷纷掉下。

    ‘轰!’的一声巨响,一座巢车也被巨石砸中,木屑四溅,巨木坍塌,巢车上的数十名士兵惨叫着摔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