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写作随笔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甚至是直觉。所以中国古人常说“通古今之变”,这是中国人的一种追求,就是把握历史上个各个时期的精神。我对北宋的理解,必然有我个人的色彩在内。但是有一些却是客观的,就好象北宋人的服饰发型、婚嫁礼仪等等,我很同意那些完美主义者的追求,在创作中,情节可以虚构,但要追求细节百分之百的真实,如果我不能真实,并不是我不追求,而是我力有不逮的妥协。当然兄台可以放心,这部小说里我会有大量的妥协与回避,呵呵,我并不是一个固执于历史的末节的人,只是我不想太多的虚构,那样就会让我心里觉得很失败。

    对于这个,我还想多说几句,倘是我们和一个学历史的人谈到一个人回到古代,我想那个人马上会问:语言怎么办?各个时期各个地点发音皆不相同,我们学一点唐诗的音韵,就会明白到这个问题,所以一个现代人回到古代,他的发音一定让人觉得很别扭……而不仅仅是词语的理解问题这么简单了。只是我们在尽量的回避这个问题,只是希望,假若我们真有人成为回到古代的同志,还希望一定要注意到这些细节,否则会吃大亏的。呵呵……

    小宽兄,很谢谢你的支持,不过有一点我想特别指出,宋代的读书中穷人占了很大的部分,读书人寄居寺庙,靠吃粥度日,写字用一根棍子在沙上面写,看书需要借阅并自己抄写,这些都不是虚构的。事实上,从汉代开始,如果你读《盐铁论》,会就发明御史大夫和贤良文学们论战时,就曾经不止一次的讥笑贤良文学们是些穷光蛋。大体上,中国的读书人,穷人虽然未必是占多数,但也是一个很大的部分。所以我才考虑到要把书价压低,让更多的人能买得起书。古时候的书生们,如果考了个功名,就会得到一定的国家津贴,但是如果家境不行,也只是靠此勉强度日而已,读书人买不起书的痛苦,我是感同身受的,所以我对文化产品的态度是,通过低价来扩大市场以实现盈利,同时保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谨此。

    阿越于04年3月28日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520.com]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