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七章 臣忧顾不在边陲(五之上)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极力夸赞与匈奴和好之汉宣帝、霍光,而抨击对匈奴作战之汉武帝,指责汉武帝的

    战争,带给汉朝民众巨大的灾难,对于国家、百姓,全无半点好处。

    这篇《汉唐和亲论》文采栖件,立论、论证,皆十分有力,颇有西汉之风,许

    多人疑心是苏轼的作品,但也有人认为近于韩拖古烈的文风一不过,不管此文出

    自何人手笔,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石越的绝不言和诏或者能激励士气、振奋军心

    但对于朝堂公卿来说,即使再坚定的主战派,也不能否认拒绝任何和议的声明其实

    是偏激的、意气用事的。

    陈元凤知道许多的大臣都是支持战争的,但是他也了解到,他们同样也认为

    议和也是一种必要的手段。甚至不妨一边打仗,一边议和。为了国家计,总得多准

    备几条退路。打了胜仗有打胜仗的议和法,两军僵持有两军僵持的议和法,万不得

    已,打了败仗也要准备打了败仗的议和法。

    不过,这些原本都限于私下的议论。注京的大氛围,是对辽国的蔑视,对胜利

    的自信,对战争的热切—普通的市民、年青的士子、中低级的官员,大多沉浸在

    这种情绪中。陈元凤所感觉到的这些微妙的态度,则主要存在于能真正决定大宋命

    运的那些衰衰诸公之中。

    百姓愚蠢而极易蝙动,年青的士子自以为聪明实则同样的蠢笨,至于中低级官

    员,绝大部分都不过是鼠首两端的墙头草,他们总是软弱的,为了自己的前程与乌

    纱帽。这都要谢谢石越—在报纸被管制的背景下,要操纵这些人,实在太容易

    了。

    因此陈元凤很清醒的知道,哪些人的态度是重要的,哪些人的态度则是可以忽

    略的。

    虽然到七月二日为止,枢密会议还从未提过“和议”二字。

    但这一切,终止于七月四日。

    当天,枢密会议得出结论,认为段子介兵败唐河之后,深州已难坚守,左垂相

    韩维的态度率先动摇,他对太皇太后表示:为长远计,大宋要同时做好战争与和议

    的准备。他宣称纵然战争最终获胜,大宋也不可能吞并辽军,两国最终仍要有一份

    和议,否则边患不止,非大宋之福。既然总是要议和的,那不如早做准备,边打边

    谈,倘若能由使者得到的,就不必非要用战争来获取。

    他的主张立即得到了高太后的赞同。

    尽管高太后与枢密会议都声称这个变化并不是要停止与辽国的战争,而只是要

    给辽国“改过自新”的机会。伯该次政策的调整,仍然激起了一些强烈的反应。皇

    帝对此大为不悦,单独召见韩维,面责之,却也因此被高太后喝斥了一顿。

    这次风波普通百姓甚至中低级官员都无从知晓,宋廷不可能公开发封诏书宣称

    他们要与辽人议和,当然更不可能告诉臣民们,他们的皇帝反对议和。但陈元凤在

    注京也有不少朋友,有些人甚至就在两府当差,而且在许多人来看,他还是范枢使

    亲信、赏识的人,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刻意巴结他的人也不少,这些流言总能传

    到他的耳朵里,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

    尽管,所有的关于“和议”的流言加在一起,在注京数不清的流言中,也只是

    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对于绝大部分的注京市民甚至是一般的官员来说,他们在听到

    这些流言后,都会不屑一顾。对于朝中大臣那微妙心思的揣测,也是一件玄之又玄

    的事。

    但有时候,真相与人心,便隐藏其中。

    而陈元凤的确是一个擅长此道的人。

    七月五日的晚上,当千里之外的深州,城墙已破,拱圣军血战一日之后,仅存

    的将士们随便坐卧在城墙上、地上,拌着冷水啃着干粮的时候:当三百里外的大名

    府,石越正给王厚、何畏之设宴接风洗尘的时候:在注京的葬馆,陈元凤摒退左

    右,点起蜡烛,正在苦心构思着自己的奏折。

    与预想的不同,来注京三日,他只见过太皇太后一面,而且只是简短的几句问

    话,此后,他便全是与枢密会议、两府打交道。显然,他需要做点什么,才能计高

    太后、皇帝留下a刻的印象。

    他当然也有一点进展,连续两日,他拜会韩维、范纯仁,极力劝二人说服高太

    后,将更多的殿前司禁军调往河北,他向二人不断的保证大名府防线绝对安全,所

    以京师也绝对安全,不需要更多的兵力来守!。同时,也是他建言,可以将新增的

    殿前司军队交由田烈武统辖。有些事情,他看得很透彻,在太皇太后眼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