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能运动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 田径之王 第四十六章 测试400米(第二更)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跑道前。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

    “老于,这400米短跑,张冠到底行吗?400米跑进46秒的难度可是非常大的。你平时训练张冠,他的400米技术到底怎么样?”马主任开口问道。

    “实话实说,张冠的400米技术和国家队其他运动员比较的话还是差一些的。”于指导话音一转,接着说道:“不过身体天赋实在是太好了,而且在运动节奏分配方面非常的完美。”

    马主任显得有些不太明白,他开口说道:“老于,你这话听起来有些前后矛盾啊!这400米短跑中最难的技术就是运动节奏的分配,张冠不是才说过张冠的技术不好么?”

    “我说的技术不好是基础技术。”于指导也是很无奈的说道:“可偏偏他在节奏分配方面真的的确好,就好像是电脑控制的一样稳定。这个我还真的没有办法来解释。一会你看看就知道了。”

    “也好,张冠好像准备好了,咱们准备开始吧!”马主任说完,示意准备发令。

    ……

    “各就各位,预备……”“嘭!”

    随着发令的枪声响起,张冠开始起跑。400米短跑的起跑并不像100米那么极限的追求反应时间,而是以起跑后方便快速进入节奏为主要目的,所以张冠的起跑并不像100米那样的迅猛。

    但是张冠已经激活了“不完全冲刺激活”的技能,他获得了85%的弯道冲刺效果,而后开始沿着赛道内线加速。

    “切内线的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这步伐还有问题,步子迈的还不够大,手臂挥动的幅度还不够。速度还不错,节奏感也很稳定。”马主任内心中开始点评起来。

    400米项目的每一位运动员的跑法都有一些差异,而跑法差异又造成了技术特点的差异。不过在跑后的前100米。运动员往往都是以调整节奏为主,要是快速的进入自己的适应的比赛节奏,所以在比赛中可以看到,很多的大牌运动员在最初的弯道中并没有取得领先,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调整节奏,尽快的进入比赛状态。

    前100米,由于刚刚起跑,运动员的体力比较充足,如果是在奥运会决赛那种最顶级比赛,世界上顶尖的运动员在第一个百米所用的时间大概是11.50秒左右。如果用时少于11秒,说明跑的很拼,后面体力很可能不足,用时超过12秒说明保存的体力,接下来直线跑道很可能要快速冲刺。当然如果级别比较低的一些比赛,运动员也不会尽全力,自然不会跑出这么好的数字。

    国内的运动员水平虽然不高,在的第一个百米也普遍在12秒左右,有些喜欢在前期跑快一些的运动员也能跑到11.5秒这个数字。

    张冠的表现出来的节奏感和国外的运动员一样。第一个百米用时在11.5秒至12秒之间,可以说张冠表现的中规中矩。

    接下来,张冠准备进入第二个百米,也是就是直道区域。

    “弯道切直道也进步了很多。基本上没有什么瑕疵了。只是这速度和刚才的弯道比起来,变化好像并不是很大。这是在学习欧美选手的跑法么?”马主任心中继续的点评起来。

    第二个百米的实际上是整个400米用时最少的一个阶段。国内运动员普遍会在第一个直道加快一些步伐的节奏,大幅度的提高速度,很多人在这个百米赛段的花费时间都少于11秒。

    欧美运动员也有很采用相同的跑法的。他们可以在这一段跑进10.5秒以内。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世界上最定价的运动员不会选择在第二个百米强行加速的,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调整步伐幅度来获得更高的速度。

    另一种跑法是进入直道前结束这次冲刺,然后进入直道后迅速的调整节奏,紧接着开始第二次的冲刺。直奔终点。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多了一些缓冲,在后面的直道冲刺中可以持续的更远和更久,但对身体的要求极高,因为250米左右的第一次冲刺会消耗掉部分体力。进入直道后马上进行第二次冲刺,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的话爆发力就出不了,也就根本冲不起来。同时结束第一次冲刺后快速调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这个技术并不是每个运动员都能够掌握的。

    “马上要到250米了,这么说张冠应该要准备冲刺了,只是不知道他要一冲到底,还是选择二次冲刺呢?二次冲刺的难度太高了,他应该会选择一冲到底的跑法吧!但话说回来,张冠前半部分的节奏掌握的很好,如果选择进入直道后二次冲刺,也不是不可能。”马主任紧紧盯着张冠,开始期待起张冠下一步的动作。

    250米,张冠仍然在按照原来的节奏匀速跑。

    260米,张冠同样没有变化节奏。

    270米,也是如此。

    他还是和起跑时候的节奏一个样子。

    “怎么回事?张冠这是要干什么?都快到最后的直道了,怎么还不冲刺?难道是没体力了?不会的,他前面的速度虽然不慢,但节奏上面没有明显变化,体力上肯定还有储备的。”马主任已经无法理解张冠到底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