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儒道至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7章 方运的教化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一个个身穿书生袍、背着书箱的学子缓步入内,越来越多。

    文院广场极为宽阔,少数学子步履稳健,但大多数学子的步履凌乱,慢慢向方运他们所在的地方行走。

    县试,是人族读书人的第一个门槛,充满了希望,但也无比残酷。

    今年景国的童生名额比去年增加一倍还多,但也是在三四万人中挑选二百余位,比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遑多让。

    他们有一胆怯,有一忧心,有一紧张,但,他们不可阻挡。

    方运站在众官吏的中间,缓缓道:“步虽乱,志不堕!这便是我人族的学子,好!”

    申洺笑呵呵道:“这些孩子,如朝阳一般,他们,是我景国的希望,是我人族的希望。”

    “真希望宁安县出一位像方县令这样的大才子,最好也是四同进士!”陶定年笑道。

    “哪里的话,方虚圣这等大才子可不是想出就能出的。说到四同进士,方大人,官衔牌可已经齐备?”于八尺问。

    方运道:“礼部说我是虚圣,官衔牌不能用普通的木牌,需要特别订做,过几日应该会送来。”

    官员若正式上街,队伍前方不仅要鸣锣,还有人手持铁链、木棍、金瓜** 等,更要举着肃静、回避两牌,之后便是官衔牌。

    最初的官衔牌只写明朝廷加封的官衔,比如方运的正式官衔牌就是“知县”“镇国公”和“内阁参议”,不过后来便陆续增加文位类的官衔牌。

    案首、茂才、解元、会元、状元和国首都可形成官衔牌,但一般称文位牌,而且从圣前童生到圣前进士也可加官衔牌,全甲童生到全甲进士也加官衔牌。

    再之后,就是圣院认可的职位或称号,比如诗狂、浴血进士、天树之子,像方运的诗祖和虚圣。都可加官衔牌,而且后两者都是大型官衔牌。

    方运因为让宁安县成为刑殿、工殿和医殿的试,自身在三殿也获得了各殿的“行走”,同样会有官衔牌。

    对普通人来说,额外得一两块官衔牌就已经是少见,哪怕是四大才子那个层次,额外官衔牌也只有七八面而已,方运倒好,他的官衔牌早就超过十面。

    普通官衔牌容易打造,但诗祖和虚圣两面官衔牌的打造过程非常复杂。要用景国最好的工匠,不仅要用到木匠漆匠,还需要珠宝匠和金匠相助,同时需要文相亲自写上“诗祖”和“虚圣”。

    礼部光是准备和挑选材料就用了两个多月,不出意外,过些天那些官衔牌就能送到方运手上。

    方运准备收到官衔牌后直接放饮江贝里放着,没必要拿出来用,虽说官衔牌是衡量一个人地位的标准之一,但方运已经不需要这种方式来衬托自己。毕竟二十多面官衔牌往大街上一举太夸张了,比国君仪仗队都更醒目。

    这时候,许多考生已经靠近,大部分人又兴奋又紧张。只不过不是因为科举,而是因为方运。

    在读书人的心目中,方运的地位比国君都高!比大儒都更有名!

    在场的考生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或许没读过某位大儒的书。或许不清楚某位国君的品性,但是,没有一个人没读过方运的诗词文。甚至许多人都已经把方运的诗词文背得滚瓜烂熟。

    在诗词文章方面,方运已经是他们的精神导师,无可替代!

    由于这里是考场,场合比较特别,这些考生也不便行大礼,走到近处后,只是快速作揖,表达对方运的敬意。

    方运微微头,表示还礼。

    突然,申洺阴阳怪气道:“方县令自然是不世出的奇才,只是,为何不在童生试前指我宁安县学子,莫非是瞧不上我们宁安人。”

    众人一愣,申洺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祭拜众圣前、考生靠近后说,可见谋划已久。

    理论上,这时候科举没有正式开始,申洺说这种话不算违礼,真抓不到他的把柄。

    一些官员暗暗发笑,要是方运在科举中被申洺抓住短脚,那臭名可不是一般大。

    方运微笑道:“我前日向温院君要今年考生的名册,温院君至今不给,没有名册,我如何指导考生?”

    所有人望向方运身边的宁安县院君温固。

    “呃……”看到那么多人望向自己,温固愣了。

    方运是早早要过宁安县所有读书人名册,但温固身为左相党人,自然不想让方运得到这种名册,所以借口抄写缓慢一直拖着,万万想不到方运突然以这个借口反击申洺并向他发难。

    若是在普通场合,温固可以有各种方式反驳方运,毕竟他温固才是院君,但现在即将举行县试,话可不能乱说,很容易被方运借机重罚,甚至可能拿掉他这个院君。

    温固只得道:“全县读书人数量极多,如今已经抄录上万份,还需一些时日。”

    于八尺立刻道:“既然如此,那申主簿是否应该斥责温院君?”

    申洺轻咳一声,道:“温院君主管一县教化,他说需要时日,那就需要时日。不过,殿试十科有‘教化’一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