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儒道至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9章 妇女之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众人看到方运出现,全部停止‘交’谈,靠拢过来。

    大部分男读书人都有些拘束,生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惹方运反感,反观那些骑马的‘女’子们‘性’格外向,反而放得开。在这种重男轻‘女’的时代,只有这种‘性’格的‘女’子才能冲破种种束缚,加入著名的巾帼社。

    方运目光扫过上千人,很快把所有人印入脑海,立刻认出绝大部分人。

    那些‘女’子虽然没有文位,但却是人族第一文社“巾帼社”景国分社的成员。

    ‘女’子没有文位,所以那些有才情的‘女’子特别团结,在孔城成立的巾帼社,并在各国成立的分社。

    巾帼是一种配饰,到了汉代成为‘女’子专用的头巾和发饰,因此以巾帼指代‘妇’‘女’。

    每一个巾帼社的‘女’子都学富五车,许多人更是经义文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所有读书人都承认,凡是巾帼社的‘女’子,若是变成男人,至少有举人的层次,最后哪怕成为大儒都不足为奇。

    可惜,由于才气不足,巾帼社‘女’子空有满腹诗书,也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就。

    近日由于文曲天降,人族才气大增,巾帼社更加活跃,一部分成员甚至拉着横幅在倒峰山下散步,为‘女’子请愿,希望人族可以为‘女’子开放最低的童生文位,让‘女’子一样可以为人族效力。

    九成九的读书人是把这件事当笑话来看,毕竟从来没有‘女’子成为读书人的先例。

    另外一成,也只是同情。

    唯独方运在论榜上发了一篇文章,支持巾帼社‘女’子,认为一旦有足够的才气,理当允许‘女’子参与科举。

    大多数回复这篇文章的读书人都持中立态度,没有人特别支持方运。

    少数读书人则反对甚至攻击方运,认为除非每个男人都能当上童生,否则绝不能让‘女’子参与科举,一些读书人甚至引用众圣经典中重男轻‘女’的内容反驳。把方运骂得狗血喷头。

    还有少数极端读书人竟然去礼殿告发方运,认为方运在动摇人族的根基。

    礼殿之人最为古板守旧,礼殿的所有革新都是被读书人倒‘逼’。他们虽然很不喜欢方运这种言论。但方运在论榜上没有骂人,没有攻击谁,更没有贬低谁,只是提出一个新奇的论。礼殿无权管辖。

    ‘女’人虽然不能看论榜,但她们都有男‘性’亲属,这个消息很快传到巾帼社,让所有巾帼社的成员欣喜若狂,甚至把方运那篇文章抄写下来,放在巾帼社总部正堂之上。作为“镇社之宝”。并且封方运为“巾帼大贤”和“佳人之友”。

    方运听后莞尔,没想到自己成了‘妇’‘女’之友。

    不过,那篇文章并非方运胡‘乱’完成,而是认真写了一些‘女’子可参与科举的理由,并提出了阶梯‘性’开放的观,甚至出一些‘女’子追求权利的正确方向。巾帼社的‘女’人把这些内容提炼出来,写入巾帼社总纲之中,并把方运的名字写在孔子之后,成为巾帼社第二位认可的“荣誉社首”。

    除了孔子和方运。连六位亚圣和所有半圣都没被她们当成荣誉社首。

    有传言说再过一阵,巾帼社会正式邀请方运,参与她们的社内文会,共襄盛举。

    巾帼社的‘女’子们很重视此事,方运也没有开玩笑,可这事却惹得全天下的读书人发笑,那些修养高的人哪怕不赞同,也没有调笑,可许多读书人把此事当成笑话,认为这会成为方运一生的污。还有人希望方运跟巾帼社划清界限,避免成为笑柄,影响文名。

    这些人本以为方运要么会推掉荣誉社首,或沉默不语,哪知方运欣然接受,并表示以后若有闲暇,定然会与巾帼社‘女’读书人们一起谈文论典,促进巾帼社发展。

    许多读书人无法接受方运称‘女’子为“‘女’读书人”,在论榜上展开反驳。

    上个月方运接受荣誉社首的事一出,文名立刻受损,若非几天之后方运成为前所未有的十甲状元,此事足以折损五分之一的文名。

    哪怕现在方运的名声如日中天,但在暗地里一些人的推动下,方运因此整整折损十分之一文名,引发许多读书人不满。

    许多人劝说方运,但方运却坚决不收回那些言论,作为一个曾经生活在另一个时代的人,作为一个遨游千年历史长河的人,若是连支持‘女’子科举的‘胸’怀和气度都没有,那才是侮辱先贤,辜负了曾经的时代。

    后来被一些有人劝得烦了,方运只说一句,若是收回那些言论,有损文胆,那些人便不再提及。

    这些‘女’子见到方运后,立刻高声呼喊。

    “见过方社首!”

    一些‘女’子嬉笑,显然觉得这种称呼有趣。

    方运微笑头,表示接受这个称呼。

    其余男子则‘露’出无可奈何之‘色’,不过方运毕竟被称为狂君,要是不做出一些有违常理的事,那众人才觉得怪异。

    方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