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壮哉大唐少年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9章:少林武功出天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枪棍相交,两股大力一撞。

    两人瞬间分开。

    但唐傲退了八步才稳住了身形,而他对面的秦风却一步未动。

    “换我了!”秦风动如脱兔,长枪划破长空,夹带漫天枪风照唐傲当胸狠刺!

    唐傲丝毫不敢懈怠,横棍而立,将全部身心锁定对面强者的一举一动,对方的强悍,出乎意料,胜负只在呼吸之间,一个不慎必将一败涂地。

    他凝神以对,将气势攀升到极限,施展开了师门绝技,与秦风战到了一处。

    唐傲、雪中莲的属下,以及亲近加盟虎贲军队的边军、逃奴都看呆看傻了。

    他们何曾见过如此精彩激烈的对决,两人的实力均出众人的意料。

    虽然他们彼此交手还不足二十合,但是这短短的二十合已经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看的他们眼花缭乱。

    不过像罗、薛仁贵、房遗爱、雪中莲等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唐傲固然很强,但是他的对手更强,强悍的无法以言语形容。

    打到二十合的时候,秦风的长枪与唐傲的齐眉棍几乎在同一时间刺出。

    秦风似乎无视齐眉棍的威胁,只是将长枪稍稍右移,长枪与齐眉棍在空中轻微的触碰。

    唐傲齐眉棍脱手而出,秦风一枪到底。

    秦风的这一枪的霸道迅捷,难以形容,有一种山崩地裂般的威力 管是兵刃侧面轻轻擦捧,仍然引了爆炸般的冲击力,震得唐傲全身肌肉一僵,齐眉棍脱手而出。

    唐傲望着闪电而来,不断放大的枪头,骇然失色,闭目等死,然则,过了一会儿,除了冷森森的感觉,并无丝毫疼痛的感觉,张目一看,枪尖抵在自己的咽喉三寸前,凝而不动。

    “将军厉害,唐傲心服口服。”唐傲确实心服口服,秦风的武艺自不必说,单是那份在高中突然将长枪凝而不动的功力,足以让他望尘莫及。

    “唐傲,名字不错,与我大唐十分有缘,武艺也不错,刚猛霸道,与少林寺传说中的伏魔棍法十分相似。”

    唐傲惊讶道:“秦风见多识广,唐某佩服,不瞒将军,我学过慈悲棍、疯魔棍、伏魔棍”

    秦风颔道:“少林功夫。确实名不虚传。”

    秦风在后世中一直被灌输着一种天下功夫出少林的思想,但是他知道这完全是一堆****理念。

    只因武艺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的诸子百家时代。传至秦汉之时,道家、阴阳家、兵家、医家、方士、鬼谷子等等传承,均有涉及一些养气、服气、练气、呼吸吐纳之术,只不过有深有浅,有粗有细罢了,其时各家各派所练之气虽然有所不同,但到底未能彻底定型,也很少有完善的功法。其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子百家的练气士大多汇入道家,少数归入医家、兵家,剩下的蛰伏山野,难脱湮灭。道家练气之法因而大盛,又痴迷于追寻长生修仙,其间无数功法被总结、完善出来,流传于世。直到三国时期,大量运用练气之法提升气血力量、增强武力的方式才开始在习武之人中大肆扩散开来,但是,那时的修炼之法基本都是由外而内,先练外功,强壮筋骨气血,同时配合简单的呼吸吐纳,渐渐练出内劲,再根据内功心法引导精元真气,培植内劲,而出招之时,也是用得沙承数,类似外家功法,拳拳到肉,或尽量疡长兵器马上作战,极少有使用什么剑气、掌风、指风之类的轻巧招数。之后又经数百上千年展,沙场武闺江湖武学渐渐分道扬镳,各成体系,但仍旧藕断丝连,相互影响。

    在秦风看来,能够大胆说出并深深相信“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语的人一点儿也不好笑,因为这种人本身铁铁的是“武学外行”或“武学文盲”,就算他会武功,甚至武惯强,但在武学层次上,绝对是个只会照本宣科之人,也就是只会照着武功秘籍亦步亦趋的死学苦练,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没有滔天运气或特殊机缘,终其一生也就只会自己练武学武,不会剖析或传授武学的本质原理,更别提修改或创造一门极高深的武学,顶多只能拾前人牙慧,修改出三招两式,冠以自己的名号,就成了独家绝招,并洋洋得意,实则华而不实,未能嵌入深刻的武学至理,根本无法长远流传下去。当然,现实里这种人才是江湖的主流,从江湖野路子到一派掌门都难脱如此藩篱,所以武学的传承才会一代不如一代,顶尖的高手越来越少。

    所以“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敲倒过来,实际上是“少林武功出天下”才对,无论是最早的达摩祖师创造易筋经、洗髓经、金刚不坏神功等少林核心绝学时借鉴过天下各自武学流派的优点,还是“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后,少林威震天下,趁机借助大唐朝廷之力搜集天下武功秘籍,融汇创出“七十二绝技”,少林武功从来都是以天下各门各派的大量武功为基雌演融合而来,绝非是少林凭空创造出大量武功,并将之推广天下。不仅如此,此后的近千年来,少林内部一直设有达摩院,院中集合寺内武功最高的武僧大实,专门研究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并择其精华融入少林七十二绝技之内,所谓的“千锤百炼”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