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小领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七章 自是中国无戎寇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万只藏”

    中军的厮杀已经惨烈起来。林虎冲杀三次,体力耗尽,不得不换上英触,不久,英触体力耗尽,卫敏上阵了。

    此时,赵军的两翼依旧没动。

    阳党看不下去了:“主,敌军的尸骸堆积如山,已妨碍我军的运动,但他们依然在前进,让我去杀一场吧

    “也好”一向把自己的安危看得过重的赵武。这次爽快地答应身为最后一名侍从大将离开:“你这场杀完了。两翼可以出动了。”

    “左翼不能动。”卫敏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虽然赵之魄已经弄乱了代军骑兵,但无论骑兵数量是多少,他们依旧是危害,哪怕十来个人冲击,我们也无法赶上他们的速度,所以左翼不能动,要密切监视代军骑兵。”

    “没关系”赵武这次独断专行了:“刚才那一系列动作,说明院无用非常精明,我相信他

    “把自己的安慰一一富托在别人的可信上。主,这太冒险了。”

    “我们还有身后的领主军队。让他们进入阵地,准备防御

    赵军动了,一直旁观战斗的两翼开始横向扯动,左翼合拢后,从代军身后发起攻击,中军从两端挤压陷入阵中的代军,他们合力将代军赶入巨石覆盖的范围,遭受巨石接连不断的打击。赵军右翼则斜向运动,他们绕到运动的左翼军后方小逆向向代军攻击,以保证左翼无干扰的消灭代军前部。

    与此同时。赵军中军也开始滚动起来,右矩斜向攻击前进到中央部,在中央部坚持数回合后,转向左前方运动。当他们运动到左矩端,则开始后撤,重新进入右矩,而这一后撤过程就是重新整理队伍,稍加休整的过程。

    赵军这种顺畅的攻击队形,源于千百年来晋国人的刻板性格,对面的代军虽然也竭力向中原文明学习,但他们却没有见识过霸主这种行云流水的攻势事态,本来,被压迫到狭小的区域内,头即使横空,左右长矛长戟纵横。代军已经处于慌乱状态,如果再加上对几回合跑路了。迎面换上另一个体力充沛的家伙”这已经是不人道的残酷折磨了。处于疯狂状态的代军垂死挣扎,燕由也瞧得两眼发呆:“持续一个时辰的连续攻击。依旧毫不疲惫。难怪元帅毫不担心代军人多

    “这就是职业兵与业余士兵的区别”。赵武依旧说话不慌不忙:“人的力量分两种,一种是爆发力,一种是持久力。爆发力强的人,不见得持久力强。代军身材高大。爆发力强悍,但要比持久力”嘿嘿!”

    燕由沉吟着说:“爆发力。持久力?这说法倒是有道理,我曾见过一个瘦弱的人。挑着担子连走十里路不喘气。他的担子并不重,让一个身体魁梧的人一手就能举起。但身材魁梧之人,不见得能做到挑担十里不歇一口气,这难道就是爆发力与持久力的区别吗?”

    “不错。这些日子你一直在观察我们的军队,作为今后的北方屏障。我不障教会你刮练技巧。

    比如我军每日长跑不停。练的就是耐力;我军每天还要练障碍跑,这个项目刮练的是敏捷;至于每天的棒球与足球,练的是团队合作。耐力加上敏捷。再加上团队协作能力,这就是战胜代军的法宝。

    你哪位公子离打错了算盘,他以为战争就是打群架,可我晋国作战,从来不怕对方人多势众,从来都是孤军奋战,我们习惯了以少胜多,两百年来无数人挑战我们。都被我们一一击倒。今天的代人也一样,他们人越多,我们的胜利越辉煌。胜利之后,晋国不是被削弱了,而是更加令人畏惧。

    你知道职业兵与业余兵的区别吗?我的士兵每天练四个时辰,他们连游戏都是在练杀戮技巧,而业余兵,他们能每天坚持不断的练吗?我承认,代人确实强悍,我击败齐国、击败郑国、楚国,都不曾有如此艰难,但我们终将战胜他们,因为我的士兵,每个人都经受过耐力练。两百年来,每当战争拖入相持阶段时,胜利总是我们晋国人的,从来如此,从无例外。今天。也不会例外”。

    说话间,四入部的代人已被屠杀一空。赵军左矩的骑兵进入右矩,原本右矩的骑兵则换到了左矩,随着一声军号,晋军整理队列,擦干血迹,包裹伤口,开始挺进了。

    当晋军开始挺进的时候,什么也不能阻止晋人的脚步,哪怕面前有座山。晋人也能用手中的长戟将山梁推开。

    领主二…二浩讲入赵武的本阵。赵武拍了拍车辕,并同时召唤身世!“轮到我们的,上阵吧!”

    先是重骑兵,马上也皮甲的重骑隆隆隆地当先突击。他们衔着戴军后撤的队尾。杀入代军阵中,步车尾随着速度不快的重骑杀入,竭力扩张代军的缺口…“再然后。赵武的侍从杀进去了。

    此时,赵军左右翼齐出,轻骑游荡在代军两翼,约束、压缩代军阵线,而重骑与赵武的侍从则像打夯机一样。一下下夯击着代军的中军部。使得代军只有一个运动方向:退却!

    夕阳西下。赵武催动自家的战车,巡游在战场,旁边的战车上。燕由仿佛在梦游,他神不守舍地看着战场遗骸,不停地喃喃自语:“这是山戎部族的,这位是林胡部族,这是长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