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枭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暗子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直到八月都还给蒙在鼓里,不相信这些年来跟信阳相安无事的罗献成会对信阳用兵。但随着随州风云突变的消息进一步从桐柏山南面传来,信阳城里也大规模的征募壮年、乡勇,普通民众也坐立不安起来。

    不过信阳知府孟畛、防御使孟知祥还在信阳城里,多年来就是他们率领乡勇、县兵,抵抗住流寇对信阳城的洗掠,普通民众对他们也有着更多的信心。

    孟畛站在城头,眺望远处的山头,脸上的忧色不减。

    城下都是从四乡八野往信阳城逃来出亡的乡民,使得四马能并驾通过的城前大道变得拥挤、混乱不堪,在逃难人群里,混杂着牛马鸡羊。农妇怀里的婴儿在放声啼哭,似乎比成年人更敏锐到感觉到战乱的降临。

    通判江问涯从后面登上城头,看着城下的乱象,眉头皱紧,跟孟畛道:“招讨使密函里要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守住信阳城,孟大人如何视之?”

    “虽招讨使在寿州还有三万戎马,但不宜早发,”孟畛道,“肖将军麾下三万戎马,也给牵制北面动弹不得,仅我们手里万余守兵,再加上些乡勇,如何在罗匪涌来之际,万无一失的守住信阳、罗山、光山、潢川四城?招讨使要我们重点守信阳,是要有事理的!”

    到这一步,形势越发的明朗,燕胡的主攻标的目的在南阳,罗献成对信阳用兵,主要是牵制淮西的军力不克不及支持信阳,不是来跟淮西戎马进行会战的。

    董原在寿州备下的三万戎马,非论或早或晚,都不成能在桐柏山北捉住罗献成的主力决一胜负。

    最关键的,这时候谁也不克不及肯定南阳戎马能支撑多久。

    要是董原在寿州的三万戎马进入信阳过早,而南阳的防御又叫燕胡迅速打穿,那燕胡主力就可以迅速通过桐柏山北脉的谷道进入信阳进行大会战。

    到时敌军在信阳的境内戎马,包含陈芝虎所部在内,又与罗献成合兵,将远远跨越淮西的军力,淮西最后那点的机动军力也极有可能会给围歼失落。

    而在这种状况下,淮东在庐州的三万精锐即使进入信阳,也无法改变双方的军力对比。

    古往今来,战事都是以正兵合奇兵胜,在战事倡议之时,谁会孤注一掷将最后的军力都投上去赌一把?

    在敌兵势大之时,唯有先守重点城池,待战事拖延下去,一旦梁成冲守住南阳,而信阳城不失,到那时,董原才能找到改变战局的转折点。

    江问涯见孟畛竟然同意董原的军事摆设,惊讶的道:“若遵招讨使所令,那我们就只能应机立断抛却罗山、光山、潢川三县了。是不是立即派人去庐州,哪怕将罗山、光山、潢川三县的防务交出去,也比直接抛却要好。”

    罗山、光山、潢川都在信城的东面,一旦抛却这三城,叫罗献成得去,淮东在庐州的戎马想援南阳的通道将给切断,难以迅速北援南阳。而董原不欲立即就动用他在寿州的最后三万机动军力,想要信阳城里万余守兵,要同时守住四城是不成能的。

    江问涯的意思,即使他们不克不及同时守四城,在抛却之前罗山、光山、潢川三县之前,将三县的提防交给淮东在庐州的戎马,也不失一种选择。

    虽江问涯与孟畛背着董原做这样的决定,很可能会激怒董原,但作为处所势力的代表,呵护乡土不受战事摧残才是他们的根本利益所在。

    孟畛摇了摇头,道:“招讨使都不克不及将寿州最后三万戎马发来信阳,淮东在庐州的三万戎马,又怎么会急于北进?”

    守信阳是董原的责任,董原都要在寿州保存三万机动军力,淮东又怎越俎代办,先派援兵进入信阳?

    江问涯神色黯然,作为处所人士,谁都不会希望看到乡士给战火摧残,而他们这边一旦抛却罗山、光山、潢川三县,也就意味着淮西与淮东同时抛却救援南阳。

    南阳要逃过一劫,必定要独力撑住最艰难的前期战事,才有可能迎来转机。

    罗献成都着手对信阳出兵,很显然,在襄樊方面,奢家残部精锐会沿汉水北进,进击南阳南面的新野。

    士气不振的南阳戎马,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能挡得三面夹击多久?三个月、一个月或者十天半个月?

    不过话又回来,要是南阳戎马连战事前期一两个月的时间都不克不及独力撑过去,淮东、淮西要是对南阳派出援兵,只会将自己也陷进去拔不出来。即使要援南阳,也要南阳先撑过最艰难的战事前期。

    固然,在江问涯所不知道的背后,孟畛前日已经接到曹子昂从庐州递来的密信。在密函里,曹子昂给孟畛的指示,也是要孟家守住信阳城静待局势转机的到来。

    概况上,孟畛、孟知祥等孟家的代表人物,都在淮西任吏,但孟家的根基深系于信阳处所。孟家没有什么太多的野心,更多的是希望宗族传承能延续下去、在处所上不失富贵,也不是拘泥不化、忠于元氏的保皇党人,在董原与林缚之间,做怎样的选择,那是再清楚不过的。

    事实上,董原对孟畛、孟知祥也没有给予足够的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