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枭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粮足伤农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效果,可是诸府县也存在一些复杂而严重的问题。

    周问云这样的榆木脑子官员,林缚之前也不是没有遇到过,“粮足伤农”的言论,也不是第一天听说。对这样的官员,打不得,骂了也没有用,骂了反而叫他们自以为长脸。

    在这些官员的眼睛里,农户只配吃粗粮杂食,只配穿粗葛糙麻。

    也不克不及怨这些个榆木疙瘩,除林缚,谁又能清醒的认识到,整个社会要形成初步的工业体系,要形成更高品级的物资生产体系,首先就要包管充沛的粮食供应,包管粮食生产效率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事实上,当世的农耕水平,至少在江淮地区,是足以包管工矿等新兴财产成长所需的。

    一名青壮农民,即使不借助耕牛,也能较为轻松的耕种十亩地。以十亩一年两熟的上熟田计,年收三十石粮,一人耕种就能供六七人吃食一年。

    实际上,先秦时期,还是以青铜器为主,在刀耕火种的模式下,一夫就授田百亩(先秦一百亩计此时三十亩地)。在当世,借助更精良的铁制农具以及更充沛的畜力水平,在徐泗等土地充沛的屯区,一名青壮劳力普遍能完成人均耕种三十亩田的任务,农闲季节照旧能抽出来去修路挖渠等工造事务。

    眼下江宁控制的大半个中原地区,人口不过五千万左右,人均占有的土地相对充沛。

    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从美洲引进玉米、土豆等什么高产作物。只要把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复种农耕法,在江淮浙闽等平原地区,老老实实的推广开去,所生产出来的余粮,就足以供一个庞大初级工业体系消耗了。

    虽说冬麦夏稻或冬棉夏稻、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复种传统,在江淮浙闽地区存在已久,但受限于涝田不宜种棉麦、旱地不宜种稻米,受限于传统农户改造田地的能力十分有限,实际能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复种良田,在江淮地区的比例仍然很小。

    在平原地区,推广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复种良田,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关键是要有完善的灌溉及排涝河渠系统。

    这个工作,非要处所官府出面主持,分离的农户绝没有能力去完成。

    故而在诸多新政里,较为核心的一项,就是要处所官府,在农闲季节,,组织处所农户以工代赈、以工代税、以工代赋的各种形式,去修造道路、改善交通,兴修水利设施,改造出更多不受旱涝侵害的复种良田。

    这项工作的好处,从林缚早年在崇州大修水利、扩广复种耕法的效果即可窥一斑。

    崇州五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往实际都归属崇州,整个地区的人口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增涨将近一倍。崇州五县规模之内,不事农耕,而从事新兴工矿、海贸等业的人口已经达到二十五万之多。

    即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崇州所产的粮食,除供境内消耗外,每年还有能力向外输出近两百万石的粮食。

    要是整个江淮以及浙东、闽东地区,都能达到跟崇州相当的水平,仅东部沿海地区能维持现有的工矿、商贸初级体系之外,每年应还能向外输出高达两千万石以上的余粮。

    这本该是一桩各方面都要极力去推动的新政、善政,但到周问云这里,却成了“粮足养口、足缴赋税就足够了,再多就会粮贱伤农、粮足伤农”了。

    处所官府向农户征田粮税及口赋,已经实现以银代粮。故而每到田赋征缴时,米粮集中上市,造成粮价的大跌,故而有“粮足伤农”之说。

    只是这种事理,只是浮于最浅显的表层,却代表当世儒士的主流认知水平。

    固然,农户所生的粮食,除留作口粮自食以外,就要全部拿来交租、交赋税,自然会造成“粮足伤农”的假象——但实际上,这个“粮足”,与林缚所期待的粮食充沛供应,差以千里。

    新田税之后,基本田税归为处所官府财路,所以就不存在中枢从府县农业抽取税银的问题。而处所官府征收基本田税,就可以避开收割期,因粮食集中上市而造成的“粮足伤农”,就会极大缓解。甚至在某些地区,可以建平市仓,以官价向农户征收粮食代税,避免农户利益受损,而同时又包管处所能有充沛的余粮储蓄。

    而稳定高产的耕作,农户除交纳赋税外,还将有足够的粮食拿去交换新布、铁瓷器、纸笔等物品;粮食能稳定高产,人食细粮之余,还能将粗粮拿来喂养牲口,弥补肉食的不足……

    传统上人多食羊肉,少食猪肉,就在于羊能完全用草料喂养,不跟人争食,而猪虽说在春夏时也食猪草、河藻,但也不克不及完全不供应饲料。

    林缚在崇州推广养猪,主要还是圈养法能积肥,增产的粮食能推消失落一部分饲料的消耗。实际上淮东养猪用作饲料的麦麸、豆渣饼等物,在其他处所根本就是穷困人口的主粮。

    而在农耕发财的江淮平原,不养猪,而纯真养食草的羊为肉食主要来源,能提供几多肉食?要想大规模养猪以供肉食,就需要地区有充沛而稳定的余粮供应。

    耕牛及骡马等大型牲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