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纨绔邪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4章 军资初具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嬴元度逃遁,南城城破之际,嬴冲做的第一件事,却并非是入城。更多小说 ltxs520.com    而是将曹珣打走,命其携四十万金票,前往雍州之北,为他招揽关东老卒。

    这次他要的人,可不是一万两万,而是至少十万之众,有多少他就要多少。

    这不但要将当年关东府军与团结兵的根底,都彻底抽空,且需在十五日之内,通过郑渠水道,北上至解县。

    还有那些关东世家,以现在的支援力度,远远不够。

    这已不是他一只迅鹰就能敲定的事情,所以需曹珣专人前往协调,为他操办此事。

    此外就是奏章,他现在共需写四本给朝廷与天圣帝的奏报。

    其中之一自是弹劾武阳嬴氏勾结匈奴逆匪,解释自己为何要攻打武阳城的缘由——这个自然有郭嘉为他代写,不用嬴冲费心。无非就是极尽诬陷栽赃之能事,郭嘉以前虽没做过,可这时却也写得似模似样,诚意十足。让人看了之后,就觉这武阳嬴氏不灭,真没天理。

    这样的奏章,要写两份,攻武阳城之前一份,拿下武阳城之后还有一份。前者表示他听闻之后的震惊与决断,后一份则是拿下嬴氏之后的罪证确凿。

    呈交咸阳城政事堂的时间,亦需精心安排,时隔半日最佳。

    不过另还有他从关东流民中大幅征召兵员的事情,也需知会天圣帝与枢密院。

    事急从权,真要等到朝廷聚兵到来,黄花菜都要凉了,冀州多半要被匈奴杀成白地。那边地之民,也都将被匈奴掳掠北去。

    而此时朝中,天圣帝虽有雷厉风行之意。二十日前就已准备动大兵北上,可在枢密院与户部,却缕缕遭人阻扰。

    先是枢密院为动用禁军与府军的比例扯皮,当天圣帝依然拿出三军二十四万众之时,户部却又跳了出来,说是拿不出足够的钱粮墨石,而后枢密院又对大军主将的人研争议。

    嬴冲感觉如今朝中风向不对,好似举朝上下,都在逼迫陛下动用禁军与内库似的,暗流汹涌。几个副枢密使推出的两个主帅人选,也让他闻到了危险的气息。

    ——那是平常状况下,陛下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之人。此时时间拖得越久,天圣帝被迫同意的可能也就越大。

    所以嬴冲准备先做了再说,他身为安国公与权安西镇守使,也有这个权柄。

    只是在奏章中请陛下遣一监军,以示无私,这也是为塞朝廷诸官之口。

    那匈奴五十七万铁骑固然势大,然而北虏在这春末雨季南下,却有个极大破绽,几乎无法弥补。

    嬴冲自信,自己如能在十日内,聚集到二十万以上的大军北上。即便最终不能胜,也可与之相持,保捉南诸郡,为大秦留存些元气,也可给天圣帝争然些时间。

    ——如有四十万,那么他甚至有可能破敌于冀州之南。所以那些关东老卒,必不可少。

    其中给枢密院的文书,依然是郭嘉代劳。可写给天圣帝的密折,却需他亲自动手不可,需分析利弊,解释他的所有谋划。

    待得这一切都差不多完成的时候,以嬴双城为的第五师,也将武阳城内初步肃清。

    他麾下之军,多是出自于武阳嬴氏,军纪不错,本身也是本乡本土之人,做这种事情最合适不过。

    无论是降服那一镇嬴氏族军,还是将民壮手中的墨甲收缴,都极其顺利,并未怎么扰民。

    只因知根知底,所以城中之民都能放心。只有嬴元度与嬴弃疾二人的亲信族人,几乎都是嬴氏嫡支,嬴双城可能舍不得下手。

    所以嬴冲亲令嬴智,带着两千铁龙骑,在城中大肆的搜拿捕杀。

    在他眼中,这些人或有无辜可诉,可他却没精力去一一分辨了。

    之后又一个时辰,城中就又有好消息,传到了他这里。

    从城中那些守军的手里,缴获了五星墨甲一千七百尊——这是因那十万城民中,修为能够驾驭五星甲的,就只有这么多了,其中还包括了嬴氏的一镇精锐。

    然后嬴氏仓库里面,还有五星墨甲二千五百尊;之后那四星与三星甲,则是总数达四万九千具。

    其余还有粮食一百九十万石,墨石六十七万方,金四十五万,银三十五万斤,以及四件无主的徐位神甲。

    这不但可武装起二十众,六镇之军。更可支持五十万大军,一月高强度大战所需。

    这次主要是为后者,嬴冲手里的粮食足够,可墨石的数量却不多。

    墨石这东西是由普通灵石加工而成,用途极广,不但墨甲需要用到,还有千朋,与护城法阵之类,也同样需此物助力。

    嬴冲在战前积累的二十万方墨石,如今却已消耗了近半。

    就连汤神昊手中也所余不多,庙塘镇之战,他只从苍南寇军那里。缴获到了二十三万方而已。

    毕竟墨石这东西,一‘方’只有一尺宽长,极易携带≡南寇军一路虽缴获了不少墨甲,那墨石却无处寻得。

    便是武阳郡守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