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黄金宝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6章 【考古】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大早天还没完全亮透,乡间弥漫着无孔不入的湿寒空气,让秦凡狠狠的打了个喷嚏。更多小说 ltxs520.com 网

    像余家沟这样贫困的村子,绝大多数人家里连一件像样的电器都没有,晚上也没什么娱乐活动,一般都是吃完晚饭早早的就上床睡觉了。

    这让当惯了夜猫子的秦凡颇有些不适应,昨晚熬到很晚才能睡着。早上要不是虎子准时来叫他起床,恐怕就要错过郭教授他们了。

    村口,秦凡远远的就看到一个身材短小的浓眉中年人手上拿着一只手电筒,身上背着一杆土制猎枪正在等他们。

    这个身材短小的中年人就是村长给郭教授他们找来的向导,余军。

    听村长说这个余军经常上山打猎,对山里的地形十分熟悉,只不过他的性格有些沉默寡言,一路上说过的话加起来也不会过三句。

    “不好意思郭教授,昨天睡得有点晚早上差点就起不来床了。”秦凡一脸抱歉的说道。

    “不打紧,我们也是刚起来。”

    郭教授对秦凡的第一芋不错,所以才答应让秦凡跟着他们一起到山上考古掘。

    嗷!

    就在郭教授他们准备出的时候,虎子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冲着那个向导低吼了两声,好像遇到了凶狠的野狼一般摆出了攻击的架势。

    “虎子,别闹。”

    秦凡看到虎子这副模样也是吓了一跳,生怕虎子暴起伤人,连忙揉着它的脑袋安慰它。

    安慰了好一会,虎子才算是冷静下来,老老实实的跟在秦凡身边,绝不离开半步。

    “秦凡,虎子刚才怎么了,别是吃坏什么东西了吧?”郭静一脸诧异,虎子虽然体型巨大但非常乖巧聪明,从来不会对人大吼大叫,跟人十分亲近。怎么会突然无缘无故的起狂来?

    “我也不是很清楚。”

    这时,秦凡无意间注意到了那个余军眼神,心中忽然咯噔一下,身上泛起一阵寒意。他的眼神极为冷漠,好像嗜血的野狼一般充斥着对生命的漠视,让秦凡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秦凡猜测可能是余军经常打猎的关系,身上沾染了杀气,所以虎子感觉到了危险才会冲他大吼大叫。

    “时候不早了,我们快动身吧。”

    来不及多想,秦凡跟着郭教授他们朝大山深处走去。

    四月的春风拂过绿意盎然的山林,温煦的阳光洒落在秦凡脸上暖融融的十分惬意。温度逐渐回升,山林中的蛇虫鼠蚁也多了起来。

    “大家心点,这个季节山里有很多毒虫毒蛇出现,最好不要乱走。”

    山林里的蚊子非常毒,叮在皮肤上就是一个大包,好几天都消不下去。要是不心被蜈蚣或者别的什么毒虫给蛰了,恐怕连皮肤都会烂。

    秦凡他们心翼翼的在充满危险的山林中穿行,虎子倒是玩的很开心,不时刨一下松软的泥土,在泥土下面刨出一只大蝎子,咬死之后叼到秦凡面前邀功,搞的秦凡哭笑不得。

    在大山里转了大约三个斜,郭教授他们终于是找到了铁蛋挖出那件青铜尊的地方。

    “这边的泥土有用铁铲翻动过的痕迹,用就是这里了。”

    秦凡看到在这边的山坡上有不少或浅或深的坑,看来这铁蛋没少在这里打洞。

    这时,徐斌从包里拿出一个造型古怪的u型铲,找了个还没被人挖过的地方身体站直,双腿叉开,双手握着杆子置于胸前,铲头朝地位于两脚之间,用力向下垂直打探。

    紧接着,徐斌用力握着杆子不停的旋转着铲头,四面交替下打,保持孔的圆柱形。然后从刃部逆铲将土抠下,纵向掰开看断面。

    徐斌手里这只造型古怪的u型铲,就是大名鼎鼎的洛阳铲了。

    洛阳铲最早广泛用于盗墓,直到1928年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目睹盗墓者用洛阳铲盗墓的情景之后,才将它运用在考古钻探上。

    而今,洛阳铲就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如何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洛阳铲因为是要作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

    常见的洛阳铲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看似半圆,但其实形状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蝗的打造。

    一般而言,洛阳铲的铲头长2o到4o厘米,直径5到2o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之后,可以打入地底十几米。然后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识,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

    随着时代的展,老式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萨代之的是在洛阳铲基础上改造的新型洛阳铲。这种新型洛阳铲不用木杆,而是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可以拆开放在背包里,十分方便。

    考古掘是个细致活,一点也马虎不得,极其考验耐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