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网游之全球在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二章 野王陷落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在各国使节奔波周旋之际,赵括又有了新动作。更多小说 ltxs520.com

    大战之后第二天,赵括即命赵庄率领五万精锐轻骑兵,东出滏口陉进河内,再转道向西南,进击野王要塞。

    赵军自胡服骑射以来,早成胡风,人各随带马奶干肉,便可保得旬日轻装大战。为保万一,帝尘等领主更是主动贡献出足足四十万粒军粮丸,悉数交由赵庄大军。如此,赵庄率领五万大军,轻装东出,毫无粮草调动迹象,当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野王要塞是秦军总后勤基地,系韩国通向上党的唯一要塞。

    三年前,白起就命王陵攻克野王要塞。大军驻定,立即修筑长期囤粮之大型仓廪,并同时拓宽野王北进上党、南下大河之官道,以备粮草辎重源源输送。此后一年,车不绝道,河不断舟,国中仓廪之军粮悉数输送野王。

    三年对峙,秦军粮草输送从未间断,在野王已经囤积成几座大仓。

    白起入军,代替王龁任秦军上将军后,秦军的战略中枢已经向北转移至老马岭西面的端氏镇。

    此前驻守野王要塞的王陵,也在白起命令下,率部进入长平战区。

    随着战役的推进,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白起更是数次将后方大军调往长平,直至围困赵军,野王要塞已是兵少将寡。

    赵庄率领五万轻骑,日夜兼程,一路疾行,旬日便抵达野王要塞。

    毫无防备的野王要塞,面对突然而至的赵军精锐,要塞守军虽然奋起反抗,试图据城而守,奈何实在是寡不敌众。

    再加上随行的战狼等人,利用储物囊,携带来不少攻城器械,经过一场惨烈的激战,秦军终于是败下阵来,全员战死,无一人苟活。

    攻下要塞,赵庄当即下令,一把大火,将要塞内的仓廪点燃。

    熊熊燃烧的大火,红透大半边天。因为仓廪内的粮食实在是太多,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都还没有熄灭,一股焦香传遍四野。

    等河内秦军得到消息,赶来增援的时候,赵庄大军早已撤离。眼见被烧成一片废墟的野王要塞,秦军将士脸色苍白。

    ************

    如果说赵军脱困,王陵战死,还不足以让山东各国下定决心的话,那么野王要塞的沦陷,则是让天下诸侯看到击败秦军的希望。

    各国当中,尤以魏国和楚国最为积极。

    魏国信陵君与楚国春申君,极力游说各自君王,请求出兵,共同伐秦。就连韩国都不甘寂寞,重新启用原上党郡守冯亭,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三晋再次联手,近在咫尺。一时之间,天下阴云密布。

    长平之战,汇集秦赵两国九成以上的军队,双方倾国而战,任何一方战败,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

    邯郸,赵国王宫。

    赵孝成王阴郁了一个月的心情,骤然好转,高兴地说道:“马服子果未令本王失望,真乃当世名将也!”

    ************

    外界风云变幻,长平战场却是一片沉寂。

    成功拿下野王要塞后,赵括从故关城外的十五万大军中,调集五万步军,增兵壶关要塞,务必坚守故关和邯郸之间的唯一关卡要塞,确保粮道通畅。

    至此,赵军沿壶关要塞——故关要塞——王陵营垒,组成一条绵阳数百里的纵向防御阵线,彻底断绝秦军围困赵军的可能。

    壶关和故关相互呼应,秦军再想跑到石长城以北,就要面对两座关口的前后夹击,除非出动主力大军,否则断难成行。

    狼山,中军幕府。

    中军司马介绍完对面赵军的布置,接着通报最新军情:“魏国信陵君率领十五万大军,从大梁出,进兵河内郡,兵锋直指长平。除了魏国,其余各国也在做战争动员,合纵之势渐成。”

    “****娘的,一群墙头草!”脾气暴躁的王龁忍不住骂道。

    内无粮草,外有强敌,实在是秦军前所未有之危局。即便如此,诸将领也没有沮丧,究其原因,就是坐在帅案之后的武安君白起,他们心中的战神。

    “军中粮草几何?”白起沉声问道。

    “除了野王要塞,端氏镇、老马岭以及光狼城都储存了一部分粮草,但是量都不大,加在一起,也就够大军二十天消耗。另外,应侯已经开始从国内征粮草,6续运至端氏镇。同样由于路途遥远,短时间内是指望不上。”

    白起点头,环视诸大将,冷静地说道:“赵军有四长。其一,粮草充足。其二,援军将至。其三,阵地收缩,防御得力。其四,反败为胜,士气正旺。

    然则,赵军亦有四短。其一,构筑的纵向防御阵线看上去牢不可破,实则战线被拉的过长,大军尾不能兼顾,兼且缺乏横向延展,只要下定决心,就能轻易地将其斩为两截。其二,赵军攻陷野王要塞之后,无力乘胜追击,没有完全遮绝我军运粮通道,战术执行不彻底,给了我们翻盘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