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误鸩百足霜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绿盈盈的洛水,金灿灿的阳光,悦耳的笙歌围着画舫飘绕。清风徐徐吹来,牵浩滑爽的丝绸拂面。两岸青山逶迤,田野秀丽,无不呈现出诗情画意。杨广几达忘我境地,此刻,他完全抛弃了皇帝的矜持,快活得像个孩子,在船上跑来跑去。目睹杨广无忧无虑的样子,萧娘娘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光,绽放开甜甜的笑意。

    杨广停步在船头,右臂搭在云妃香肩,左手牵住梦秋纤指:“二妃请看,两岸景色美不胜收,朕心大悦,何不作诗一首,为朕助兴。”

    云妃要抢头筹:“妾妃献丑。”她略作沉思,徐徐吟道:

    碧波泛华舟,

    轻风伴君游。

    月明星稀后,

    云雨效绸缪。

    杨广不由把她搂得更紧些:“好个云雨效绸缪,朕今夜定不放过你。”

    云妃故作娇羞:“愿万岁今夜乘妾妃的轻舟。”

    “好,朕一定上你的船。”杨广转向左侧,盯住梦秋,“爱妃,该你的了。”

    “妾妃才疏学浅,斗胆胡诌几句吧。”梦秋凝神注目北岸,缓缓诵出:

    洛水滚滚向东流,

    流尽人间喜与愁。

    且看锦绣山河里,

    尚有丐叟在田头。

    北岸阡陌上,两个衣衫褴褛的老翁,正拄杖艰难地跋涉。那摇摇晃晃的身躯,似乎随时都会倒下。

    杨广脸上立刻有几分不喜,钳口无言。

    萧娘娘见状,惟恐扫了杨广兴致,急趋莲步近前说:“万岁,妾妃也来凑个热闹。”

    “好啊,梓童献诗,朕定当洗耳恭听。”杨广脸上仍未开晴。

    萧娘娘自然要拣杨广爱听的说:

    香风千里荡龙舟,

    体恤民情复何求。

    而今恩泽洛水畔,

    明朝结伴下扬州。

    “下扬州!”杨广听了格外振奋,“好个下扬州!朕曾在扬州镇守,那里四季如春,若能乘船故地重游,不受旅途风尘之苦,诚为美事。但愿借梓童吉言,能尽快得遂心愿。”人的一闪念,往往决定一生大事。萧娘娘何曾想到,她这一句诗,竟造成了杨广一生中的最辉煌,也造成了杨广一生中的最腐朽,最后把杨广的性命也葬送在扬州。

    梦秋已知自己的诗作引起了杨广的不快,但由于她来自于底层,青楼妓院毕竟和下层社会有所接触,也就造成了她性格中关心百姓疾苦的一面。此刻,她的注意力又投向了南岸。

    幽幽山谷间,传来阵阵呼救声。由于是逆风,这声音时断时续,不甚清晰。梦秋又细听片刻,断定确实有人呼救,而且并非一人,至少是数十人的声音。她急忙告知杨广:“万岁您听,有人呼救。”

    此刻北风转劲,杨广侧耳听来,并无呼救声,便有几分责难地数落梦秋:“你呀,今日缘何这样菩萨心肠,又是看见丐叟,又是听到有人呼救,该不是存心要让朕扫兴吧。”

    呼救声又断续传来,梦秋再次相告:“万岁,您听。”

    杨广听到了,而且听出呼救声极为凄惨,他当即传谕:“靠岸。”

    皇帝的龙舟,和大小十几条满载兵士的护卫帆船,相继就近驶向南岸停泊。上岸后杨广命令宇文化及:“呼救声来自前方山谷,你带人立刻去查看明白。”

    宇文化及等奔入谷口,转了几个弯,便消失在山谷间。不过一刻钟,宇文化及回转禀报:“山崖塌落,一支运粮队为石埋没,幸存者约有数十人,俱皆受伤,难以动转,故而呼救。”

    “有这等事,待朕去看来。”杨广拔步就走。

    宇文化及追上劝阻:“万岁不可,此刻仍有山石滚落,那里危险。”

    “朕之子民受难,朕焉能坐视。”杨广只顾急步向前。

    步入谷口,登上塌落的巨石,面前的情景令人惨不忍睹。大约二三里路长的山道,几乎全被塌落的山石砂土掩埋。百十辆运粮车,拉车的牛马,护粮的兵丁,大都被砸死毙命。幸存者无不伤痕累累,骨断筋折,在痛苦地呻吟呼救。只有几个人挣扎着爬出来,吃力地扒石抠土抢救同伴。

    杨广心头酸楚,眼圈发红,强忍泪水,发出谕旨:“无论官兵人等,一律参加救援。”说罢,他纵身跳下巨石,动手去扒一个被石头压祝韩腿的车夫。

    王义近前拦挡:“万岁不可在此涉险,救人自有大家,圣驾快请回龙舟歇息。”

    “焉有见死不救之理。”杨广推开王义。

    宇文化及又来相劝:“万岁,山乱石说不定何时滚落,请圣上速离此险地。”

    杨广哪里肯听:“朕乃习武之人,不乏力气,多朕一人救援,也许就多救活一命,还是救人要紧,休再啰唆。”

    众人没奈何,也只能在杨广身边多派几人保护。一个时辰后,救出来近四十名伤者。他们被逐一抬到船上,杨广传旨船队加速回航洛阳,遍请城内名医为伤者医治。

    杨广救出的车夫,只是表皮之伤,见他不必急切送走,杨广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