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霸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30你们要小心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德国陆军元帅里面,论起出身来,谁才是真真正正的元首派系呢?无疑就是依靠希特勒的青睐,最终成为德国元帅的隆美尔了。更多小说 ltxs520.com手机无广告m.最省流量了。

    不管最终这位德国元帅究竟是不是真的因为卷入了刺杀希特勒的叛国案,被迫自杀的,他的一生都已经深深烙印上了元首的标签。

    和历史上的那些打硬仗出身,在43年之后以防御苦战著称的德国将领们不同,隆美尔不是一个很会打胶着状态下防御战的将领。

    如果给他一支部队,他更愿意打进攻作战,而不是去打阵地防御。他接手1944年的大西洋壁垒之后,也同样把部队摆在了二线当做反击力量来用。

    你看,他首先想到的是反击,而不是防御住大西洋壁垒这个阵地。这就是隆美尔的性格,也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当然,这位特点鲜明的元帅,与德国名将曼斯泰因还有不同。比起曼斯泰因来,隆美尔可以说并没有多少大局观。

    这一点从他在真实的历史中,不顾上司的命令,在北非横冲直撞就看得出来——他不喜欢被束缚,同时也不太喜欢坐失良机。

    可不得不说,如果没有身后的利比亚油田,隆美尔在北非做的一切进攻的努力,实际上都是错误的。

    漫长的补给线让非洲军团浪费了太多的油料和补给,为了维持非洲军团的补给,意大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而同时,非洲军团进攻埃及的准备,让几万人的部队无奈的装备了整整8000辆各式各样的卡车。

    数量庞大的卡车不能用马车替代,也不能打折扣……而在东线10万士兵都不一定有8000辆汽车!

    非洲军团可以说是德军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军队了,但也是最浪费资源的一支军队。如果没有身后的利比亚油田,这支部队就不应该存在!

    隆美尔被日后学者专家们诟病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不能打胜仗,而是他不顾一切的去打胜仗。

    如果要用一种东西来比喻隆美尔的话,最贴切的就是一条疯狗。他不顾一切的撕咬对手,最终把牵着狗链的主人拖倒摔死。

    用这样的将领,最好的办法,就是喂饱他,然后放开链子让他去自由攻击!李乐现在对隆美尔,使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利比亚的油田开发,给了隆美尔进攻的本钱,物资运输可以直达亚历山大港和塞得港,这让他的后勤补给线缩短到了家门口。

    所以隆美尔从十几天前就在准备进攻,如果不是德军把注意力放在了希腊还有克里特,他早就要打过苏伊士运河去了。

    从炮队镜的目镜上挪开了自己的眼睛,隆美尔将军皱着眉头走回到身后的地图桌前面,双手按在上面仔细的盯着上面的部队番号。

    昨天他就开始了试探攻击,可英军没有露出任何的破绽。不得不说蒙哥马利真是一个属乌龟的,他把苏伊士运河防线经营的很好。

    阿尔弗雷德中将背着手看着地图上的英国军队位置,心中不免也泛起了一阵担忧。

    要知道,远在北非也听说了,高层正在为入侵苏联的计划头疼万分。最煎熬人的还是在广袤的乌克兰平原上,补给数百万大军的问题。

    每一辆汽车的用途都被精打细算过了,但是大部分部队依旧还是只能依靠驮马来维持自己的后勤补给运转。

    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隆美尔一张嘴就找勃劳希契元帅要6000辆汽车——这放在东线的二流步兵部队内,能武装12个师还多。

    更何况,隆美尔现在手里还有1万辆汽车,而他手里只有第10机械化师,党卫军第46非洲师,15和21两个装甲师,以及90步兵师这5个师的部队……

    实际上,看到隆美尔的电报之后,勃劳希契很想回的一封电报内容是:你特么的别打了,把卡车都给老子送回来,剩下的步兵靠两条腿守住防线就够了!

    当然,即便是经过反复润色之后的这封电报,实际内容简约却足以体现陆军总司令部的愤怒了。

    只见阿尔弗雷德中将打开了电文,上面写着一句话的回电:“你神经病……”

    “……”虽然早就猜到了电文内不会有什么好内容,可阿尔弗雷德中将还是小看了勃劳希契的愤怒。

    即便是隆美尔在北非打得很漂亮,利比亚的油田现在也成了帝国继续扩张的支柱——可这种要支援的方式与索求的装备数量,也确实太让人无法忍受了。

    “看到了?我们的要求被拒绝了。”隆美尔倒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因为他被这样拒绝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上个星期他申请200架飞机和1000艘冲锋舟,结果上面只给了他20艘冲锋舟应付了一下。

    几天前他申请要求100门150毫米口径重炮的支援,最高统帅部连回电都没回。

    前两天的时候,他还要意大利的海军抽调部队掩护他进攻,大家都知道意大利的海军去了克里特岛。

    结果,昨天他又申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