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朝当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变了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在表面上表示祝贺。

    而刘宗周和史可法或许是为了王朝延续的考虑便上奏疏谏言当今陛下立即确立皇长子为太子。

    这一道奏疏也得到了辽东经略王在晋和大学士卢象升和总兵官毛文龙的支持,总之整个辽东体系的实权人物们都选择了联名上书,谏言陛下确立皇长子的太子。

    而在朝的文武官员们也积极响应尽早确立太子。

    但朱由校却因此感到一股巨大而无形的压力,这一幕似乎在万历朝就重演过,他不由得担心朝政会不会又开始陷入因为储君的混乱中。

    朱由校不想如此草率的确立储君,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经济的解体,大明的变化日后会更加发展,尤其是在自己百年之后,这就意味着此时的储君在日后将要面临比自己现在面临的还要严峻的现实。

    “对于确立储君的事情,朕理解诸位爱卿的想法,但立一国之储君乃国之大事,不可草率,我大明历朝历代有多少次国势受损都坏在了这上面,如今皇长子不过刚刚出生,其品行是否优劣,是愚笨还是聪慧,有何才能,朕尚且不知,诸位只怕也尚且不知,若这就将我大明之后百年国运交于此连奶都未断的幼儿肩上未免太轻率了,所以此事休得再提!”

    朝堂之上,朱由校直接就这样回绝了朝臣们,而朝臣们也不敢违拗君王的意思,但这时候却有一礼部的官员站出来询问道:“启奏陛下,既然不提早确立皇太子,何不尽早封为亲王,以被他日确立太子之选时之准备。”

    钱谦益和李明睿等都因此而点了点头,暗赞此人所言实乃明智之举,当今皇上既然不肯提前确立太子,身为大臣倒也不能也不敢苦苦相逼,但是若提前封皇长子为亲王却是可行之事,日后若真有了什么变故什么的,还能直接确立储君之位。

    但朱由校可不这么想,自己好不容把天下的藩王给削减了一大半,其控制的田产追回了三分之一,其俸禄供养也大幅度减少,如今自己再重新立一位亲王可如何是好,难不成又得给他上万亩田产和高额的俸禄。

    “封王自然是可以的,但以朕看来,为不再出现天潢贵胄侵吞民田民产之事,封王就不必要再分封地,地方有良臣猛将辅治之则已够了,何必再添一掣肘,而为使朕之子孙后代不再因为自己是皇室血统而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朕决定也不轻易授予他们什么亲王郡王,无论其长幼次序,一切唯才唯德是举,待其十五岁出阁后才考究其是该封何等爵位再说。”

    朱由校这么一说,群臣也不好再说什么,唯独这时候李明睿站了出来,道:“陛下所虑的确是远见卓识之虑,但皇长子作为陛下之子的同时也是我大明未来天下依旧是太平盛世的保障之一,既然不确立其为储君但也因如信王朱由校一般有一亲王之虚衔,这也是为了江山社稷长远之计着想。”

    朱由校明白李明睿的意思,如今既然朱由检都能挂一个信王的爵位,那么皇长子也能挂一个亲王的爵位,日后若真需要临时立某某为皇帝时,也不好给朱由检找到借口。

    而朱由校本来也打算日后也会让皇子们参与具体政务,如此也好,亲王只是虚衔可以将俸禄定得很低,毕竟之是象征性的,而皇子们的具体职务的品级高低则要靠其能力了。

    “爱卿所言甚是,既如此则封皇长子为赵王,礼同一品,俸禄则也同一品官”,朱由校说道。

    如此一来,皇长子便得到了一赵王的爵位,但刚出生的他依旧如一普通的婴儿般平静的生活在紫禁城中。

    相比于原有历史上的崇祯元年,同样是西历公元一六二八年的天启八年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年爆发,因为皇家资本的席卷和凤阳商税的巨大补给造成国库的充盈使得蓟州和固原等九边之地多年积欠的军饷得到补发,且因此没有出现大的兵变。

    可以这么说,本该由此开始而越发动乱的天启八年却没有日趋寒冷的气候而开始出现动乱的迹象,反而比天启七年更显得稳定。

    流民的问题如今不但得到了解决,甚至还出现了流民不够用的情况,在这个工业经济开始冲击自然经济的天启八年,很多百姓还是宁愿选择坚守在土地上,去收割那一亩三分地上的粮食,而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但因为蒸汽动力的大规模使用,且朝廷的默许和支持,各行各业的作坊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但却也因此出现了用工荒。

    工场主们不得不加大工钱却诱惑这些百姓们远离家乡来到城镇打工。

    随着财富的诱惑,到天启八年年底,已经开始有许许多多百姓来到大城镇奉献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财富,而在京城这样的大都市更是已经离不开这些外来人口的服务。

    从最基础的公共卫生处理到各类文化艺术的创作以及各类技艺的传承和与创新,这些从全大明各地汇聚而来的能工巧匠们都在京城扮演着他们的重要角色。

    如今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们是越发的懒散了,因为国库的充盈,而给五城兵马司也拨发了城市管理资金。

    但这些五城兵马司的官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