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胡雪岩全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0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一他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西征。更多小说 ltxsba.com而凡有大征伐,首先要筹划的是兵、饷二事。左宗棠连日深宵不寐,灯下沉思,已写成了一个筹划的概略,此时从书案抽斗中取了出来,要胡雪岩细看。

    这个节略先谈兵,次筹饷。而谈兵又必因地制宜,西北与东南的地势,完全不同,南方的军队,到了西北,第一不惯食麦,第二不耐寒冷。因此,左宗棠在东南转战得力的将领部队,特别是籍贯属于福建、广东两省的,都不能带到西北。

    带到西北的,只有三千多人,另外他预备派遣原来帮办福建军务,现已出奏保荐帮办陕甘军务的刘典回湖南,招募三千子弟兵,带到西北。这六千多人,左宗棠用来当作亲兵,至于用来作战的大批部队,他打算在本地招募,要与“关中豪杰”共事业。

    看到这里,胡雪岩不由得失声说道:“大人,照你老人家的办法,要什么时候才能平得了回乱?”

    “你这话,我不大懂。”

    “大人请想,招募成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练成精锐,更是谈何容易?

    这一来,要花一两年的工夫。“

    “岂止一两年?左宗棠说道:”经营西域,非十年不足以收功。“

    “十年?”胡雪岩吓一跳,“那得……”

    他虽住口不语,左宗棠也知道,说的是要费多少饷?笑笑说道:“你不要急!我要在西北办屯垦,这是长治久安之计。就象办船厂一样,不能急功图利,可是一旦见效,你就知道我的打算不错了。”

    “是!”胡雪岩将那份节略搁下,低着头沉思。

    “你在想什么?”

    “我想得很远。”胡雪岩答说:“我也是想到十年八年以后。”

    “看!”左宗棠拊掌欣然,“你的意思与我不谋而合,我们要好好打算,筹出十年八年的饷来。”

    胡雪岩暂且不答,检起节略再看,大致了解了左宗棠在西北用乒的计划。

    他要练马队,又要造“两轮炮车”,开设“屯田总局”。办屯垦要农具、要种了、要车马、要垫发未收成以前的一切粮食杂物,算起来这笔款子,真正不在少数。

    “大人。”胡雪岩问道:“练马队、造炮车,是致胜所必需,朝廷一定会准。办屯垦,朝廷恐怕会看作不急之务吧?”

    “这,你就不懂了。”左宗棠说,“朝中到底不少读书入,他们会懂的。”

    胡雪岩脸一红,却很诚恳地说:“是!我确是不大懂,请大人教导。”

    于是左宗棠为胡雪岩约略讲述用兵西域的限制,自秦汉以来,西征皆在春初,及秋而还。因为,第一,秋高马肥,敌人先占了优势,其次就是严寒的天气,非关内的士兵所能适应。

    “就是为了这些不便,汉武帝元朔初年征匈奴,几乎年年打胜仗,而年年要出师,斩草不能除根,成了个无穷之累。”左宗棠一番引经据典以后,转入正题,“如今平回乱,亦仿佛是这个道理,选拔两三万能打的队伍,春天出关,尽一夏天追奔逐北,交秋班师,如当年卫、霍之所为,我亦办得到。

    可是,回乱就此算平了吗?“

    “自然没有平,”胡雪岩了然了,“有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只要花大功夫拿那块地彻底翻一翻,野草自然长不出来了。“

    “一点不错!你这个譬喻很恰当。”左宗棠欣慰地说,“只要你憧我的意思,我就放心了。你一定会把我所要的东西办妥当。”

    这项“高帽子”出于左宗棠之口,弥觉珍贵,然而也极沉重。胡雪岩知道左宗棠的意思是要他负筹饷的主要责任。凝神细想了一会,觉得兹事体大,而且情况复杂,非先问个明白不可。

    “大人,将来要练多少营的队伍。”

    “这很难说,要到了关外看情形再说。”

    第一个疑问,便成了难题,人数未定,月饷的数目就算不出来。胡雪岩只能约略估计,以五万人算,每人粮饷、被服、武器,以及营帐锅碗等等杂支,在五两银子以内开支,每月就要二十五万两。

    于是他再问第二问:“是带六千人出关?”

    “是的。大概六千五百人。”左宗棠答说,“三千五百人由闽浙两省动身,另外三千人在湖南招募成军以后,直接出关。”

    “行资呢?每人十两够不够?”

    “我想,应该够了。”

    “那就是六万五千两,而且眼前就要。”胡雪岩又问第三问:“大人预备练多少马队?”

    “马队我还没有带过,营制也不甚了然。只有初步打算,要练三千马队。

    “那就至少要有三千匹马。”胡雪岩说,“买马要到张家口,这笔钱倒是现成的,我可以垫出来。”

    “怎么?你在张家口有钱?”

    “是的。”胡雪岩说,“我有十五万银子在张家口,原来打算留着办皮货、办药材的,现在只好先挪来买马。”

    “这倒好。”左宗棠很高兴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