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警之从废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24章 对美全面开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s:华丽再过几天就要调回厦门工作,接下来几天因为交接的事情,也会比较忙,基本上都要加班到九点,更新可能都不会太多,大家理解。龙腾小说 ltxsba.com? 笔????????趣?阁   w?w?w?

    ————

    北约联合作战司令部内,格里芬一.夜都没有睡个安稳觉。

    昨天伊叙联邦的断交事件,让他始终都无法放宽心,内心中充满了大战来临的阴霾。

    心头十分的压抑,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作为一个老将,经历过美国一场场对外战争的格里芬,很清楚自己的这种感觉,绝对不是错觉。

    从越南战场上一个普通的少尉,到现在,成为美国6军的四星上将,一生的戎马生涯,一直都是在和战争打交道。

    对于这种大战来临的气氛,是最有感觉的,用内行的话来说,那就是空气中都散着火药味。

    因此这一个晚上,他一次次的要求情报部门将伊叙联邦最新的情报送上来,卫星对于伊叙联邦的监控,也要求数据交叉的时间,不能过十分钟。

    格里芬睡不着,也只能是将睡不着的原因排除掉。

    只是从凌晨两点到凌晨四点半过去了,伊叙联邦境内还是一片的安静。

    所有的卫星都没有现伊叙联邦的军队有任何的举动,伊叙联邦的公路和交通线,也全都一切如常。

    情报部门潜伏在伊叙联邦境内的眼线,也都没有任何的现。

    这样的情况,非但没有让格里芬感觉到轻松,反而滋生出了更加强烈的不安。

    特别是当他联想到,此前伊叙联邦射弹道导弹的时候,事先不管是卫星还是土耳其境内的萨德系统雷达,都没有任何提前的预警。

    这在美军高层之中,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毕竟雷达也卫星也不是绝对的,也是存在探测死角的。

    更何况伊叙联邦所有的导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助推的时间很短,无法在助推的阶段现,那也就很难现拥有隐身能力的导弹。

    格里芬有点担心,伊叙联邦会对北约联军动袭击,要是类似之前的导弹攻击,那确实是很难防御。

    但是五角大楼,并不同意他提出的主动出击,原因很简单,相爱了在的北约方面,还没有完全谈妥。

    美国不愿意在伊朗的战场上,单独再面对伊叙联邦的军队。

    对此格里芬也是能够理解,对于自己提出主动出击,空袭打击摧毁伊叙联邦的重点目标被拒绝,理解之余,也是很无奈。

    他是一个将军,对于政治上的那一套东西他不喜欢,他只是考虑,如何在下一场战争爆之前,让自己的部队,率先取得优势。

    可是国内的人有顾虑,北约方面也不是完全的一条心,他又能够说什么?

    当然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不止一次的向美国国会提出,攻击华夏志愿军的后路,打击华夏的战争起那里,让老将从南方配合反攻,也打击苏联远东的铁路,让军备物资无法运抵朝鲜。

    作为一个降临,从一场战争的角度上来说,这是很正常的建议,如果无法切断敌人的后勤补给,以及部队补给,是很难打赢这一场战争。

    因为在当年的华夏,有六百万的大军,苏联远东支援的军事装备,都是源源不断的。

    这样的战争,从纯粹的战争角度上来看,就算是占据了军备优势,美国也是很难有彻底的胜算。

    但是将军的战场思维,只是面对一场战争,而国家需要考虑的是全球局势,当然最主要的是国家利益。

    不管是在任何时候,这一点都是不会改变的。

    就好像现在,格里芬提议对伊叙联邦进行主动出击,这一点和当年的麦克阿瑟是一样的,但是美国政府需要从全局来考虑。

    特别是对于现在的美国来说,伊叙联邦到底也没有露出坚决的战争态度,国内的部队也都没有调动的迹象,美国觉得还有时间,且战争也不是百分百就会爆。

    对格里芬这样的建议,自然是不可能采纳。

    这也让格里芬突然很理解,当年的麦克阿瑟的面对这种局面的深深无奈,尽管他并不喜欢麦克阿瑟这个喜欢吹牛的将军。

    再次想到五角大楼的回绝,格里芬又一副无奈的样子,在指挥部内摇摇头,看着眼前的中东地图,内心有种难以宣泄的烦躁。

    就在这个时候,指挥部内,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一听是防空警报,格里芬猛然从自己的指挥椅上蹦起来。

    目光望向了指挥部的窗外,这个时候,一枚枚爱国者防空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升空,照亮着整个联合指挥部。

    伊叙联邦的导弹,战争,反击。

    三个名词瞬间在他的脑海中浮现,格里芬目光残留在外面因导弹不停升空而被照亮的夜空,快的命令道:“命令所有的部队,按照制定好的预案,对伊叙联邦动攻击。”

    可是还没有等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