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舰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激战英舰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德雷克号同时有九门二十四磅炮和八门十二磅炮齐射,一下就向明军战船泼洒去十七发炮弹。

    两发二十四磅炮弹和一发十二磅炮弹击中明军战船,炮弹击中杉木船板,在船板上狠狠凿开一个个破洞,木板碎片横飞,造成三名明军水师士卒受伤。

    德雷克号还没开始第二轮齐射,明军战船利用佛郎机炮装填速度快的优势,又发射出第二排炮弹,随后就迅速脱离。

    这次明军战船运气不错,三发链弹有一发命中,把德雷克号的船帆撕掉了一块,使得这艘大船速度慢了一些。

    明军战船连忙逃离危险区,远远的用尾炮向德雷克号发射链弹。

    此时,另外三艘明军战船也围住了这艘大船,在五百米外连连开火,不断把链弹砸了过来。

    明军战舰上,千斤佛郎机炮手点燃火炮后,立即用钩子把子铳从炮腹内勾出,然后换上一个装有链弹的子铳,又进行第二轮射击。

    “这些东方人的船射速太快了!”艾伯特十分恼火。

    尽管远距离射击对他的大船威胁不大,但船帆又被击中了两次,这迫使英国人不得不再次升起船帆。因为速度慢了下来,前面那艘本来被自己咬住的明军战船又给逃离,英国人无法组织齐射一次性给对手重创。

    “上下炮甲板全部换装链弹!”艾伯特下令道,“把东方人的船打停下来,再上去齐射!”

    英国人的技术十分高超,就像是表演海上杂技一样,很快又把船帆升了起来,迅速抵近前面那艘明军战船。

    “开火!”艾伯特大吼一声。

    “轰轰轰”德雷克号喷出一排火球,整个海面都被火光映射成红色,白色呛人的烟雾从海面上腾起,把整艘战舰都包裹住了。

    这一轮齐射,有四发链弹击中了三百米外的明军战船。

    两副硬帆被链弹撕掉一大块,链弹还纠缠住一条风帆绳索,拉扯着飞出去,硬生生拉断绳索,风帆落了下来,船速猛然减了下去。

    “装填葡萄弹!以杀伤船上人员为主!”艾伯特喊道。

    明军战船上,水师把总焦急的大喊:“快把帆升起来!海盗船要靠上来了!”

    同时左舷三门千斤佛郎机炮也进行一轮反击,明军这次换上开花弹,三发炮弹在三百米之内砸了过来,有两发炮弹击中英军战船,但是其中一发炮弹被厚实的橡木挡住,反弹到海水中,“轰”一声巨响,海水被炸起一道冲天水柱。另外一发炮弹落在英军上甲板上,可惜却没有爆炸。

    “开花弹!”一名英军水兵惊叫起来。

    在甲板上弹跳了几下,最后重重撞烂了一块木板的开花弹,还冒出一股青烟。周围的英军士兵纷纷躲开,但是看了半天,炮弹没爆炸。

    “该死!东方人居然有开花弹!”艾伯特也被吓了一跳。

    要是这发开花弹爆炸,恐怕船上的水手会死伤不少。

    不过艾伯特也感到幸运,明军那种快速发射的火炮穿透力太小,只要不是被炮弹砸中上面甲板,或者不是被炮弹直接钻入炮门内,自己战舰厚实的橡木船板可以把炮弹反弹到海中。

    炮甲板内的英国人紧张的清理炮膛,装填火药,塞入炮弹。完成准备之后,前面那艘明军战船刚刚升起船帆,准备逃离。

    这时候两船距离不过两百米,英军战舰一轮齐射,葡萄弹化为无数铁珠,打在明军船上。这一轮齐射,有六发炮弹击中目标,葡萄弹喷出的钢珠形成了致命的杀伤扇面,当场有八名明军士卒阵亡,还有十多人受伤。就连船帆,都被葡萄弹打得千疮百孔。

    不过明军反击的三发开花弹命中了两发,其中一发炮弹被反弹到海中,而另外一发炮弹去很幸运的在刚刚撞上英舰船板的时候发生爆炸,炮弹自身的撞击力加上爆炸的威力,使得英舰炮甲板内的木板破裂,碎木板四处飞溅,好几名英军炮手受伤,惨叫着倒在甲板上。

    英国人在军官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装填,准备再次齐射。

    这次装填的是实心炮弹,英国人打算一次齐射,把前面这艘明军战船彻底打瘫痪。

    就在这时候,艾伯特突然感到自己的船猛然一震,一发二十四磅链弹击中船帆,一大片的帆被拉走,绳索也断了好几根。炮弹是从他们背后飞来的,刚巧击中了船帆。

    “后面有一艘东方人的大船!”这时候英国人才发现,一艘明军最大的船已经咬住自己屁股。

    德雷克号航速慢了下来,前面那艘受伤的明军战船趁机逃离危险区域。

    “后面这艘船肯定是东方人的旗舰!左满舵!用舷侧火力攻击那艘大船!”艾伯特喊道。

    看到前面的海盗船正准备转向,王新宇也下了命令:“右满舵!满帆,全速!”

    德雷克号船体大,转向较慢。还没来得及转过来,明军战舰已经从德雷克号的左舷快速冲过。

    “开火!”艾伯特不愧是一名优秀的船长,这一闪即逝的机会也被他抓住了。

    英军战舰左舷一轮齐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