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唯我中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1章 礼部宗教管理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颜学义一行人视察完申城造船厂后就结束了此次视察,其实颜学义的视察主要目的就是江南造船厂的潜艇,顺带去申城造船厂看一下。龙腾小说 ltxsba.com网

    颜学义返回龙城后,将自己的视线放到礼部上,更确切的说是礼部新成立的宗教管理局。

    礼部,又称文化部,属于“小部”,部长不入内阁。

    礼部只要负责各种大型祭祀庆典,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最终使得帝国所有国民接受中华文化。

    现在礼部又多了一个权力:管理帝国境内大汹教。

    中华帝国进入快展阶段,颜学义终于有时间处理帝国国民的宗教信仰问题。

    每朝每代,宗教信仰问题都是需要被统治者所重视,中国历史上曾生多次“灭佛事件”,就是因为当时的佛教对国家和社会影响太大,若是在这样下去,国将不国。

    从汉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朝一直把儒家思想成为其立国之本,对儒家之外的其他宗教主要是佛、道两教)一般都是根据当时皇帝对佛道教的好恶,采塞用或排斥或两者兼之的政策。

    其实,利用也好,排斥也好,扶植与抑制也好,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坐致天下太平”,随着国家政权的不断巩固和国家机器的不断完备,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也不断完善。

    最早在公元4o1年,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僧尼人数的不断增多,后秦从僧人中选拔任命僧官,协助政府管理佛教僧尼事务。

    僧官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僧尼户籍,制定寺院建制、僧尼定额,放度牒,任命下属僧官及寺庙住持,主持重要的建寺、塑像和译经活动,管理僧尼日常生活及处理违法事件等。

    到了隋朝,隋文帝重建鸿胪寺,并下设典客、司仪、崇玄三署,其中崇玄署主管佛、道二教事务,初唐承隋制;明代**政治高度展,中央由礼部统管宗教事务,礼部设僧录司和道录司管理全国的佛教事务、道教事务;清朝定都北京后,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立寺僧衙门和道教衙门,管理佛、道两教事务,官职基本上承明制。

    由此可见各朝代对境内宗教管辖的重视。

    中华帝国不会对帝国国民的信仰进行限制,允许信仰自由,但是也不能让境内的宗教“为所欲为”,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管控。

    在中国,宗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统宗教,一种则是邪.教。

    先说一下邪.教,邪.教是利用制造、散布歪理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宗教,白莲教、弥勒教、明教、大乘教、罗教、无为教等等宗教都可以被定义为邪.教,每朝每代一旦现他们的踪迹,都会调兵遣将进行围剿,若是放任不管,很有可能威胁的国家的统治。

    到了中华帝国统治中华大地,邪.教已经很少见了。

    而正统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上千年的历史中,两者依旧顽强的生存着,佛教的寺庙和道教的道观遍布全国各地。

    中华帝国礼部宗教管理局主要就是负责管理佛教和道教全部事物。

    在帝国最新布的宗教管理条例中,明确记载:凡要出家当僧、道者,必须先经过其亲人的同意,而且在出家当僧、道之前,必须先从师学经修行,经实推荐,参加考试,合格者由礼部给佛道专用身份证,才能成为合格的僧、道。

    当然,成为僧、道后不会就这样完事了,僧、道必须有僧、道的样子,必须的遵守其清规戒律,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这只是比较简单的戒律,僧、道严格的戒律足有上百条,这不是宗教管理局列出来的,而是僧、道本身就有的戒律。

    既然僧、道本身就有这样的戒律,那么僧、道就要严格遵守,一旦违反,就要进行处罚,若是僧、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那就是罪加一等,不但要革除其僧、道的身份,还要加以惩罚,不可姑息。

    在今后几年时间中宗教管理局将会派遣工作人员入驻帝国境内所有的大型寺庙、道观,中型寺庙、道观也会有专人巡守,另设立举报信箱,无论谁现僧、道违反戒律,都可以举报,宗教管理局会给予举报者一侗励。

    无论佛教还是道教,都只不过是给普通人提供一个信仰,或者说是心灵的寄托,许多生活困苦或者心中有难以解开的忧愁都会寻找这样一个心灵寄托,最终使得自己迷失在自己构造的梦幻世界中,实际上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实际上颜学义不喜欢任何宗教的存在,无论是正统宗教还是邪.教,感觉这些宗教都是用语言来蛊惑普通人。

    僧、道不需要劳作,每天只需要靠着一张嘴,就能够获得信徒的供奉,自己本身没有“创造”,好似社会的蛀虫一般。

    普通人需要信仰,那颜学义就给他们一个信仰,其实在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信仰存在,那便是信仰国家的统治者,让统治者成为普通人的心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页)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