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185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九节 制衡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很清楚,要让军队敝稳定,光靠培养军官的忠君思想或者爱国主义是不够的,日本军队足够忠君爱国了,但却将整个国家都拖垮了。朱敬伦也相信,文鸢这批少壮派军官,对自己绝对是忠诚的,都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这一点他还是很了解的。

    日本军队之所以将国家最后拖入深渊,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对文官政府不尊重,他们独立的,只服从于天皇,因此没有必要尊重文官政府。他们的爱国,理论上是不会做出对国家不利的事情来,可问题是军队的性质决定军人的思维模式崇尚武力,但很多问题不是武力能够解决的,越是用强有可能越适得其反。而且军人的判断力,显然没有混迹官场的那群老狐狸精准,因此军人对国家事务做的决定,更容易失误。

    所以军队的爱国热情需要敝,忠君思想这种被批评落伍的封建思想,只要有用,也值得提倡。但不能让军队决定国家事务,除非军官的判断力能跟老道的政客相当,那么就需要培养军官的政治水平,可这样一来,又把军官变成了官场的老油条,朱敬伦觉得,军队还是单纯一些,如果让政坛的老油条去玩军队,最后只会把军队玩坏掉,就像宋明的文人掌军一样,最后等于是拔掉了勐虎的爪牙。

    朱敬伦思虑了很长时间,才决定采取两个步骤,第一是加一条军人不得干政的军规,禁止军队的期刊和报纸上谈论政治,军人的刊物上,只需要刊登纯粹的军事内容即可;第二,他开始增加文官政府对军队的控制力。

    以文御武是必须的,美国的国防部长肯定是文官,哪怕有过军队背景的,一旦要加入政府,那也必须先去掉军职,国防部长必须是一个穿西装,而不是穿军装的人。日本军人最后之所以自行其是,是从一开始文官政府就缺乏对军队的制衡的缺陷造成的。

    如果政府的政策,能够得到军队的支持,那么政府就稳定,否则就混乱。哪怕政府和军队,都是在为国家利益考虑,可一旦军队觉得政府做的不对,军队立马就造政府的反。

    朱敬伦以前考虑到稳定,所以始终牢牢抓队的大权,现在国家已经相当稳定,而且国势蒸蒸日上,目前虽然有些财政困难,但国民经济也好,国家政治也罢,都表现的相对稳定,在这时候,是该向政府移交军权了。

    移交的目的,不是说以后让首相成为国家元首,依然是为了稳定,为了解决军队有独立于政府,慢慢形成自己的利益的机会,是为了防止军队成为一个政府无法控制的特殊力量,敝政府对国家的控制力,就是维持稳定。

    至于朱敬伦会不会大权旁落,至少以目前的样子,陈芝廷这些文官根本就不习惯皇帝不管事,军队虽然交到了文官手里,可文官自己都喜欢做听话的臣子的时候,等于是将权力从自己的左手交到右手,过去两手各抓一滩是为了稳定,现在将两手合并更是为了稳定,为了两手不打架。

    退一步讲,即便朱敬伦大权旁落,大明皇帝变成了向西方国家君主那样的没什么实权的国家象征,那也没什么不好,这也是现代国家的趋势,不管是英国还是日本,都难逃这个规律。

    事实上,朱敬伦其实觉得,像英国王室那样,不是用权力,而是用威望来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其实也挺好,只要能长期敝住稳定,至于政府形态,国家制度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

    于是朱敬伦开始推动将总参谋部划归兵部,而不再是自己直辖,将军官的任免权,移交给吏部,而不再亲自管理,再加上之前已经划归兵部审计的军队拨款等权力,文官政府对军队的制衡能力大大加强了。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ba.com]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