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国崛起185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六节 沙俄在南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明对俄国招募劳工的行为进行了抗议,因为跟大明不同,俄国人招工,只招那些壮劳力,他们的家属是绝对不要的,而且他们为了大规模招募劳工,还通过中介,给与中介大量的好处费,这已经是苦力贸易的性质了,而反对苦力贸易是大明的一项重要外交政策,因此大明要求介入调查,对此英法对此表示了支持。

    可俄国坚决反对,认为他们只是进行合法的招工,跟清政府有协议的,并且认为大明没有权辽涉俄国和清国之间的劳工关系。

    大明和英法也给满清施压,结果是大量帮助招供的苦力头子,被抓进了监狱,惹得俄国人非常愤怒,却无可奈何,他们需要利用这个劳工低廉的实际抢修铁路,最后迫不得已跟明英法三国谈判。

    他们最后还是得到了工人,但却必须支付更高昂的代价,在三国监督下,直接跟工人签订合约,而不能通过中间人进行欺骗性的盘剥,并且需要给劳工提供合理的生活条件,在寒冷的冬季不允许施工等等,让成本变得高昂起来,这才导致了他们只能招到三十万工人。

    即便只用了三十万人,俄国人的铁路修建度,也相当惊人,一年时间五百公里,平均每天都有近两公里的度,去除草原上不能施工的冬季之外,平均每天筑路过了两公里,如此惊人的度,除了中国工人吃苦耐劳之外,其实主要还是草原上的客观原因,因为这里大都是平地,即便要穿过山地,也没有什么险峻的地区,更没有南方那种山连着山的地形,就好像美国大平原一样,修建起来非常容易。

    随着俄国铁路的步步南进,英法两国跟大明进行了秘密沟通,希望三国保持一致,阻挡俄国南下。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英法就在全世界围堵俄国,阻挠俄国进入地中海,阻挠俄国靠近尤洋,现在还要阻挡俄国人接近长江。

    不能说法国完全跟随英国的外交战略,阻挠俄国进入地中海,是因为法国是一个地中海沿岸国家,俄国进入地中海直接冲击的是法国的利益,而在中国地区封堵俄国南下,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因为财政困难的俄国之所以能修建这条一千五百公里的长曲路,背后的支持者是新近崛起的德国。

    德国人不但为俄国修建铁路提供了高达八成的资金贷款,还派来了大批技术顾问,可以说这条铁路,是在德国人不遗余力的帮助下,俄国才建的起的。

    普法战争让法德两国彻底成为世仇,凡是德国支持的,法国必定反对,这种关系如同俄国跟土耳其,中国跟日本的关系,已经不是敌人,而是仇人了,敌人可以化敌为友,仇恨只会越来越身,除非其中一个把血流干否则永不罢休。

    后来的法俄同盟现在还没影子呢,德国外交在俾斯麦的巧手中,玩的天花缭乱,此时的俄国反而是德国的盟友,跟德国、奥匈帝国组成了一个三皇同盟。

    而法国从普法战争中就看出来孤立无援,没有朋友,因此紧跟英国的步伐,毕竟在法国的恢复期间,英国是他们最大的保障,在英国的压力下,德国才不得不从法国撤军,现在的法**事势力还远未恢复,还需要借助英国的支持抗衡德国。

    可是德国为什么如此大璃持俄国呢?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ba.com]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